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外语出版

春风化雨 诲人不倦——我与丁往道教授的师生缘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 李晶
Aa
  • -   
  •    +
笔者与丁往道教授的交往要追溯到1998年,源于一本杭州的刊物——《英语画刊》。从小学接受英语教育开始,笔者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语学得也不错。当时的中学生英语读物《英语画刊》设有“我们的园地”一栏,是专门为中学生提供发表英文习作的园地。“初生牛犊不怕虎”,上初中没多久,笔者就开始投稿。初中阶段,笔者的一篇稿子被录用,这激发了笔者的写作热情,高一时又发表了一篇。后来,《英语画刊》又设立了“习作讲评”专栏,讲评习作的专家便是鼎鼎有名的丁往道教授。不久之后,笔者的一篇习作被“习作讲评”录用,由丁教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丁教授从用词的准确性、结构的灵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点评,令笔者受益匪浅。

临近高考时,笔者冒昧地给丁教授写了一封信,除了对他点评习作表示感谢外,还表达了想报考北外的心愿。写信后,笔者并不敢奢望像丁教授那样有名的大家会给笔者回信,想着他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来信,也没时间和精力回复。但没过多久,笔者的英语老师朱键先生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学校传达室有一封从北外寄来的信,说不定就是来自丁往道教授的回信。下课之后,笔者赶紧跑去取信,果然发现了那封用大号信封装好的信,上面的字体苍劲又不失隽秀。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上一年的北外招生简章和一封短信。在信中,丁教授不仅肯定了笔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也鼓励笔者用高三最后的半年时间准备高考,争取考入北外。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信中,丁教授还主动将家中的电话号码留给笔者。他说自己是无为人,也曾在芜湖读书,他曾就读的芜湖中学应该就是笔者所在的芜湖一中的前身。可敬的老学长,多么平易近人的风范。

高考的冲刺过程是艰辛的,然而,因为心理压力过大,笔者在考场上发挥有些失常,成绩并不理想。不过,虽然最终笔者没能考入北外,但还是来到北京求学,而且进入了英文系。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笔者和父亲特意来到丁教授家中拜访。丁教授和老伴特别高兴。丁教授坐在椅子上,和蔼地和我们聊天。那天,丁教授和笔者讲的关于英语学习的话并不多,但却字字珠玑。丁教授当时还鼓励笔者说:我学英语、教英语,已经50多年了,对于英语学习,我觉得主要靠个人努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书。丁教授的老伴也像邻家奶奶一般和蔼亲切,不断叮嘱笔者在北京应多照顾自己。临别时,除了嘱咐笔者常来家里玩,丁教授还送给笔者几本书,如《圣经的故事》、《漫话美国》等英文读物。

对笔者而言,进入大学以后,英文专业的学习是一段全新的体验。半个月后笔者又来到丁教授家,向他求教英文写作的问题。丁教授对笔者说:读书多才能写得好;不要贪图用难词、生词,简单的词用好了也能笔下生花。笔者看了丁教授书房那一面墙的书籍,才明白丁教授也是读了那么多书才能写好文章、教好写作。之后,丁教授还向笔者推荐了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又将凝结了其毕生心血的《英语写作手册》这本书赠与笔者。笔者邀请他签名,他欣然应允,留下了“李晶留念。丁往道”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之后的日子里,笔者依然经常叨扰丁教授,而他也很喜欢笔者给他讲一讲校园里发生的事情。记得有一次考试前,笔者去看望他,他邀请笔者一起外出散步。我们一起沿着厂洼街走到八一湖边。他还回忆起解放前他在四川大学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排演莎士比亚戏剧的往事。

笔者毕业后也成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丁教授很高兴。每次去看望他,他总是询问笔者的教学情况,还谦虚地说自己离开教学一线太久,已不了解现在的课堂教学情况。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丁教授虽然罹患脑梗阻,但依然笔耕不辍,出版了《攀登》等英文小说。在笔者看来,这些小说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气质恰恰也是丁教授和他这一代学人的写照,也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丁教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君子风范,永远留存在笔者美好的记忆中,也将一直伴随着笔者在为人师表的职业历程中不断前行。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