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学术教研

思辨与跨文化能力应融入语言教育中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师高级研修班之跨文化英语教学工作坊聚焦跨文化能力

作者:付晨月
Aa
  • -   
  •    +
9月24-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市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群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师高级研修班之跨文化英语教学工作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24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对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英语专业一线教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在为期一天半的工作坊中,参会老师与中外英语教学界,特别是跨文化教学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和学习,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深化了对《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材理念的理解,深入沟通了教材备课及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工作坊由主旨报告、教学研讨、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及教案展示等环节构成。主旨报告环节由张剑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专用英语学院院长李莉文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孙有中教授就“跨文化外语教学原则与方法”作了主旨发言。在对跨文化能力做出界定后,孙校长指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乃是要实现得体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外语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语教学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学,外语教育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之上,孙教授提出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CREED——思辨(Critiquing)、反省(Reflecting)、探究(Exploring)、共情(Empathizing)和体验(Doing),并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中的活动设计为例,就具体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进行了举例阐释。最后,孙校长鼓励广大教师要敢于迎接挑战,走上跨文化思辨英语教育之路,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批判意识,使他们不仅能够理解中外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更能够超越中外文化的局限而建构更加宽广的文化观和世界观。

美国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执行主任、全球跨文化交际社区(ICC Global)的创办者、国际跨文化研究科学院专家组成员Darla Deardorff教授进行了题为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21st Century Imperative的主旨报告。Deardorff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存在于不同情境、不同学科中,因此对于跨文化能力做出清晰的概念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Deardorff教授的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型,跨文化能力主要涵盖个人层面上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以及互动层面上的内部结果和外部结果,是在跨文化情景下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流能力。基于此模型,Deardorff教授对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如何提问,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以I used to think... now I think...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考,以learning contracts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Deardorff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个不停留于表层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结合各种不同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深化。

工作坊的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教授代表英语学院对所有参会老师的投入和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孙有中校长在闭幕致辞中指出,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潜能,要因材施教,搭起脚手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合语言和能力,因为真正的好语言,是有力量的表达,而没有思辨、跨文化的语言,只能说是准确的语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所谓的好的教学方法,基本原则是用自己的风格进行教学;最后,思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终其一生、永不终结的过程,只有学习在每日发生,跨文化能力才能“如园中之草,久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