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教研
开放 共享 发展 创新 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2016年工作总结会暨 教学改革论坛顺利召开
2016年12月24日,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2016年工作总结会暨教学改革论坛在外研社召开。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授,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柯彦玢教授、沈素萍教授,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常务副会长常红梅教授,教育部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第一届教学成果奖北京获奖院校教师、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教师在会上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示范交流。来自北京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60余位英语教学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商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发展大计。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北京地区近年来在高职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刘教授指出,近年来,在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的引领和组织下,北京市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英语写作大赛、科研课题项目等方面,参与度越来越高、话语权愈发增强,也取得了很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研成果。秉承“开放、共享、发展、创新”的理念,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高职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
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柯彦玢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以“惊喜”一词形容了自己本次参会的感受。柯教授认为,当前职业教育教材丰富化、精细化,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精神风貌的提升等,无处不体现着职业教育成果之显著、前景之广阔。她认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可采用校企合作的多样形式,依托于行业,充分发挥“英语+”的优势,应注意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精细化发展,尝试创办职业教育的特色期刊,为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李淑静社长在致辞中首先向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长期以来对外研社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结合外研社职业教育生态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与参会的专家和代表进行了教育出版转型的分享和交流。李淑静社长称,一直以来,外研社职教分社积极响应教育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科研”的号召,逐步由出版向教育服务转型,在坚持以出版优质教材为核心的同时,向职业院校提供数字服务、教育培训、师生赛事、学术科研和国际交流等立体化服务。未来,外研社将加强“外”字品牌宣传,与高职分会在教师培训和国际交流方面展开更多、更优质的合作,为高职师生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平台。
开幕式之后,高职分会常务副会长常红梅教授代表分会做2016年工作总结报告。常红梅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高职分会一年以来的课题立项及结题情况、教师与学生的赛事参与情况等。她指出,未来高职分会将继续依托北京市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借助大学英语研究会的宽广平台,在2017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畅通渠道,进一步做好课题立项及结题工作;二是办好师生赛事,营造团队氛围,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三是积极探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注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体系认证,与国际各界多渠道开展合作与交流。
教育部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江小明教授围绕“高职外语教育教学成果奖解析与成果借鉴”主题,从成果获奖情况、优秀成果赏析、存在问题分析、拓展案例借鉴等四个方面对高职外语教育成果奖的申报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阐述,文件解读和案例剖析有机结合,对于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成果奖申报具有切实有效的指导意义。
北京化工大学冯江鸿教授的讲座围绕“从中外合作办学看国际教育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探讨了教育国际化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思路和策略。冯江鸿教授认为,外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教育国际化并非照单全收,教育实践者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回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学习者自身的需求。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黄玉屏副社长以“国际化教育服务转型下的外研职教”为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近年来在教材出版、数字服务、师生赛事、教育培训、学术科研、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近年所作出的开拓性探索,并结合外研社职业教育生态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与参会的专家和代表进行了教育出版转型的分享和交流。
下午,2016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围绕“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展开,来自北京市职业院校的六位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教师结合自身颇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成果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河北对外贸易职业学院的单迎春老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英语教育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项目建设情况,包括案例库开发概况、开发过程、主要内容、开发技术路线与方法等,强调了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体现出一心一意育人、踏踏实实科研的务实态度。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刘晓晶老师的讲座以“立足英语类‘社会实践-学生科研-技能竞赛’,提高青年人才培养水平”为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汇报了该项成果的背景与内涵,同时,也展现出了当代高职学生的能力与风采。刘晓晶老师强调,高职高专教育应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能力,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大力的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学校学习和借鉴。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高新宁老师介绍了学校商务英语专业“3+2”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老师认为,这种衔接并非简单的学制衔接,而是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方案、转段考核方案的衔接,需在培养目标、就业岗位需求、就业能力、课程体系、教学进程、课时分配、管理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而明确的分析与考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张红老师分享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1+1+1’模式教改实践”的教学改革经验。张红老师指出,自2009年启动教改实践依托信息化资源建设平台以来,有效地帮助英语教师从重复性的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模块化分层教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巩固了学习效果。
随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凤老师就“适应高职教育三种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英语课程综合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薇薇老师作了主题为“校企共建共享 知识技能双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发言。这一课程建设团队既包括英语教育师资、专业课师资,还包括企业人员,以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全面的“双赢”。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教师分为专业英语教学组与公共英语教学组进行了小组研讨。
在短暂而精彩纷呈的小组汇报阶段,专业英语教学组代表高新宁老师与公共英语教学组代表张红老师分别就小组研讨过程中的问题与心得进行了汇报。汇报充分体现出与会教师们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备的危机意识、反思意识和学习意识。
最后,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副会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青教授以“六个看”极为精辟地对本次论坛作出总结。这“六个看”分别是“向上看,学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向下看,有执行力,干实事;向内看,抓内涵,提升质量;向外看,促成效,打造影响力;回头看,懂理论,重构体系;朝前看,求发展,目标精准。”她鼓励在座教师努力自我提升,发挥工匠精神,成为高精尖的英语教育家。
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沈素萍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沈素萍教授高度认可了本次年会召开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位专家、教师在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方面的前瞻性展望,同时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质的把握、研讨的深度等提出了殷切的希冀。
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2016年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高职分会工作总结会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文/王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