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将价值教育融入英语教学 教师发力课程改革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方向,其核心是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这是我们的短板,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各项素养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夏谷鸣谈起英语核心素养,就打开了话匣子。
近日,夏谷鸣出席了第十六届二十一世纪全国英语教学年会,并主持了圆桌论坛。该年会由中国日报社主办,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主题为“英语教学与价值教育”,旨在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圆桌论坛环节,江苏省南通中学副校长、江苏省教授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刘忠保,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徐继田,北京市文汇小学副校长刘博媛围绕“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展开了热烈讨论,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盛宴。
刘忠保:育人的前提是研究人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当中,逐步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需要。在这一要求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要将英语教学转变为英语教育;二是要将三维目标变为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人是品格和能力的综合体,育人的前提是研究人。研究好人,才能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育人的过程中。目前,我国英语学科的教学现状是学生苦读普遍存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缺少对学生的研究。那么如何认识学生?
第一,人有各种可能性。问题是我们把学生的可能性带向何方。第二,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了解之后才能因材施教。第三,明辨善恶,将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第四,教育应以人为本。第五,将英语这门语言与价值教育紧密结合。
具体而言,在认识学生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考虑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思维特点、个体差异、行为特点、情感态度、个人学习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另一方面,考虑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生活、教育程度、学生兴趣的联系。
徐继田:要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教师的引领有巨大的价值。首先,教师要提高课程领导力,关键在于了解课程的内容和标准;其次,此次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亮点在于质量标准,教师要清楚地判断课程教授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再次,教师要关注评价建议是什么、如何评价自身的教育。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这是核心要素:二是要有学科自信和文化品格。
外语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尤其要注意传统文化的培养。教师们在授课时应该考虑到,文章传授给学生的文化知识是什么、学生能学到的文化行为是什么以及是否能从中了解到风俗习惯。三者相加就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主要包含课堂的执行力、资源的整合力、与学生交往的亲和力等。学而思行,将思考与行动相结合,让教学整体设计层次化、表达化。
教育的改革在于课程,课程的改革在于教学,教学的改革在于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才更能从中获益。
刘博媛:核心素养对教师同样适用
小学的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走向求学的正确道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漱溟曾发表一番对思考的境界论,对比梁先生提出的思考问题的八重境界,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落实核心素养问题的一些途径。
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主见,用心去思考再形成判断。有了主见之后,才会有他自己;有了自己之后,才会区分自己与他人;有了他人,才会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如果要寻求不同观点的解决方法,则要多读书。这时候,学生就到达第二个境界了,那就是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就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能力的学生。
事实上,核心素养不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对教师也同样适用。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换言之其实是指讲礼貌、善聆听、能换位、好交流等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品格的体现。而这些素养的培养落到实际课堂中,则要求教师要始终牢记课堂活动的目的,转变自身观念,为学生设计情境教学等创新形式。比如教授quiet这个单词,教师可以设计多种使用情境,让学生准确了解单词的每个意思及其使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