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高等教育

首届非洲英语文学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专家:非洲英语文学应成中国学者研究要点

作者:王晓珊
Aa
  • -   
  •    +
从英国文学的一枝独秀,到美国文学跻身世界文坛后的花开两朵,再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加勒比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英语文学的众声喧哗,到如今风格独特、具有特殊文化品性、美学蕴涵和伦理指向的非洲英语文学崛起后的“喧宾夺主”,英语文学已经走过四个阶段。现在,非洲文学正以其独特的文化蕴含和美学表征,吸引着众多中国文学学者的目光。

“英语文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英美文学,非洲基本被视为文学的不毛之地。”日前,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说,“在非洲这块拥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的大陆发生的文学现象不容忽视,而作为非洲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非洲英语文学,应该成为中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要点之一。”

据悉,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将成立后的首次活动定为全国首届非洲英语文学专题研讨会,邀请全国学界、出版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就非洲英语文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非洲英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非洲英语文学的文化表征与美学特色、非洲流散文学研究、欧美国家非洲英语文学研究、非洲英语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以及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走向及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非洲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四个阶段

据专家介绍,我国对于非洲文学的译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中非作家马朗、南非女作家旭莱纳等人的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现实主义、反殖民主义和个性自由解放等文学风格,契合了五四文化思潮和左翼革命文学的风尚而率先被翻译出版。上世纪40年代,非洲文学在我国迎来一个翻译的繁盛期,当时中国和许多非洲国家在争取解放独立方面具有相似性,第三世界国家的同盟性质,促成了中国学界大规模翻译获得民族独立的非洲国家文学。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革命合法性的文化论证,大量政治题材非洲文学作品被翻译到中国。新世纪以来,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索卡因、马哈福兹、戈迪默、库切的作品得到比较集中的翻译。

由于使用了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非洲英语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分裂属性。朱振武将非洲英语文学总结出三大特征——本土表征、流散表征、混杂性表征。所谓“混杂性表征”,正是体现在非洲英语文学本身的复杂性之中。一方面,英语为非洲文学家提供了便利、迅捷地从欧美文学中汲取给养并走向世界的金钥匙;另一方面,非洲文学的英语写作又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殖民历史的烙印,这是与当代非洲文学家们力图实现民族独立自强的愿望相冲突的。

非洲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启示

在与会专家看来,我国当代对非洲文学的研究,无论在时间段、国家、语种还是具体作家作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目前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有较多中文翻译,而在对非洲英语文学的研究中,又集中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几位作家作品,对于非洲文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盲点。

他们认为,在未来非洲文学研究中,要避免跟风西方话题体系和学者研究倾向,不以少数大奖,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为风向标,做到增强本土意识、批评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最大程度地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吸纳非洲英语文学优秀成果,研究非洲英语文学被广泛接受并渐近主流的深层原因,探寻其对中国文化文学发展的启示作用。

“非洲作家关心非洲的命运和发展,希望通过文学创作重现非洲的历史真貌、重拾非洲的文化传统,这些印记都镌刻在非洲作家的作品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姜智芹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思想洗礼和精神重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非洲文学的经验值得汲取;通过文学创作及文学的对外传播建构国家和民族形象是非洲文学给予中国文学的另一重启示。”

观点争鸣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振武:英语文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英美文学,非洲基本被视为文学的不毛之地。其实,非洲文学有独特的文化蕴含和美学表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非洲英语文学的版图覆盖整个非洲大陆,作为英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起之秀的非洲英语文学早已引起世界关注,但我国对其文学史和相关研究资料方面的整理译介及研究还相对滞后,相关资料也非常匮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研究非洲文学不能只关注英语和法语,还要对当地语言有所了解,对即将消失的语言给予关注。非洲的口头文学极为宝贵,这一部分也须纳入世界文学研究范畴中,还原非洲文学的本来面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未来的非洲文学研究,应避免跟风西方话题体系,从更广的维度去观察“真实多元的非洲”。捕捉非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要关注殖民历史对非洲的影响,也不应把殖民前的非洲想象成和平世界。非洲处于非常混杂的状态,面临着诸多挑战,非洲文学研究者既要将非洲的丰富性呈现出来,也要看到非洲的问题,不要做非洲中心主义者。当你否认这种多样性,就是以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方式来认知非洲。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外国文学研究在国内逐渐发展到新的阶段,即跳出国别、语种的界限,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做研究,而非洲英语文学研究正需打破原有局限。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晓萌:尽管非洲殖民当局利用种种形式将西方文学体系输入殖民地,但盛行百年之久的豪萨语文学书写使当地的英语书写具有了极强的本土化色彩。不少豪萨语地区作家的英语文学作品,甚至是先运用豪萨语创作,之后再由本人翻译为英语。

江西省社科院教授傅修延:多数的古典非洲文学都是口述的,包括神话、故事、谜语、谚语和格言等,若使用殖民语言写作,根本无法表达非洲民族和部落民间那种特有的丰富与情感。因此,不能以西方惯用的视觉理论看待非洲文学,而要关注非洲的听觉传统,这样才能有助于感受到非洲文学的本质,“听”出非洲文学中直接而亲切的表达。

非洲文学学者李永彩:在非洲英语文学研究中,需要注意非洲作家写作中的口语痕迹。非洲英语文学中的一个特征时常被忽略:大量的非洲英语文学创作过程正处于口语向书面语转换的特定历史时期。英语的强势介入加速了这一特定的历史进程,但却无法完全消除非洲英语文学写作中存在的口语化特质。通过文本中口语化痕迹的探寻,有助于我们揭示英语文本遮蔽下的本土文化来源,从而真正地理解文本的精神、风格和思想。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良功:一方面,恩古耶瓦斯扬戈重视方言,大量运用通俗语言,强调大众美学,力图吸取传统来克服殖民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直白的英语清空欧美文化存量和修辞传统,装进非洲语言元素和表意策略,实现了英语的“非洲化”,也为非洲英语文学从“分裂”到“重建”提供了重要样本。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姜智芹:非洲文学创作从内涵上来说,表现为书写本土情怀,用文字重塑非洲形象,用文学探寻非洲之路。追寻非洲梦,也是非洲文学创作的特征之一。文学创作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同频共振在中国文学和非洲文学的表现上具有相通的使命。如何更好地研究非洲文学?我们应该带着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带着中国视角与问题意识来理解非洲。当我们用中国的发展过程、革命经验和历史语境来理解非洲时,我们就能发现独特的问题。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阐发,构建的文学研究共同体,不仅能丰富世界文学研究,也能深化对国别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