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创新发展 融合提升 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8年12月1至2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新时代的语言测评:创新与融合”为主题,围绕语言能力标准在教学和测试中的应用、语言测试与语言能力标准的对接研究、面向教学和职场的语言测试与评价、教师测评素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上,《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译版隆重发布。
为期两天的语言测评国际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群贤毕至,顶级专家主旨报告智慧闪耀;少长咸集,众多学者专题研讨丰富多彩。
会议安排了7场主旨报告、1场专题论坛、2场专题研讨、13场分论坛和1场会前工作坊。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测评领域的研究人员、考试机构、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语言测试与评价领域的新理念、新动态、新方法、新成果。
在大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推进外语教育考试改革,提高国民外语能力,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国情,对接国际,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语言文字规范名义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量表》的英译版。《量表》作为第一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对促进英语教、学、测的协调发展及多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本次大会汇聚语言测评领域泰斗,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休教授Lyle Bachman教授、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arry O’Sullivan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教授、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RichardTannenbaum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Tim McNamara教授带来了5场精彩的主旨报告。
语言测评依赖理论的完备、标准的明晰和实践的检验,其实施离不开实施者的专业素养。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专题论坛,聚焦教师测评素养研究。专题论坛由杨莉芳副教授主持。
大会设立两个专题研讨,聚焦语言测试与《量表》的对接和国才考试的效度验证和应用,分别由何莲珍教授和韩宝成教授主持。
国才考试作为典型英语沟通能力测评,具有引领作用。大会另一个专题研讨将目光投注于国才考试的效度验证和应用。罗凯洲博士和仙博源女士基于国才考试考生的问卷反馈,从报考动机、考试过程、测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认为考生对国才考试反馈积极。杨莉芳副教授在“测试使用论证”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多维构念验证国才考试的语言表现评分过程。评分过程对于测评效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袁雪寒博士对比了评分员合作评分与独立评分训练的效力。黄立鹤副教授则研究并展示了同济大学在英语教育体系中引入国才考试的创新实践。
本次大会还设有13个分论坛,针对语言能力标准在教学和评估中的应用、语言测试与语言能力标准的对接、基于课堂的语言测试与评估、基于职场的语言测试和评估、人工智能在语言测试和评估中的应用和语言教师的测评素养等议题,测评领域的研究者分享成果、交流心得。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于11月30日特别安排了为期1天的会前工作坊,由Lyle Bachman教授和Barbara Damböck教授共同主讲,为语言教师课堂测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参与者们既通过实际案例展开发言和讨论,又通过小组练习进行课堂测评任务设计,收获满满。
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教育和考试现代化开拓新的空间,需要加强与国内外教育考试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与会国内外专家对上述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对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外外语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