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社会热点

顺势而为 重构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作者:李倩
Aa
  • -   
  •    +
在未来发展中,教育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终身学习还面临哪些挑战?人文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 AI是取代教师还是重新定义教师?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该怎样评估?2018年12月3日至4日,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科技企业代表等齐聚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就“教育与科技”这一核心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会以“融合•创新 让教育点亮每个人”为主题,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腾讯、GSV(全球硅谷投资公司)、新东方、好未来联合主办。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教育需要顺势而为积极做出改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方面,教育的方法手段更加多样,教育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学校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便捷,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教育机会,更多的教育选择;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对既有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挑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迫切需要与教育思想理念、学校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实施新的调整。

从变革的角度面向未来社会,教育决不能固步自封,决不能对外部世界的变化熟视无睹,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做出改变。这种变革不仅包括教育观念层面的变革,还包括教育内容方面的革新;同时,还涉及到教育制度层面的重构。

在观念方面,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与未来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效率,更加尊重个体的学习体验和家庭的教育选择。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及时消化吸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的内容,及时融入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必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 (沃兹):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人类的终极教育陪伴者

人工智能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但并不会成为人类的终极教育陪伴者。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习更加便捷,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但始终离不开对教育本质的探索。

教育和科技的一大区别在于,教育不能设计出一款通用的产品。随着科技对教育带来的变革,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让他们为未来人生做准备,也让他们能够创造出令全人类受益的工具和产品。

目前在各行各业,公司往往缺乏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动手制作和实践想法的人才,而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许多学校只是单纯教授学生记忆和理解,学生毕业了也只是熟练掌握各种使用科技的技能,但他们不具备创造的能力,很难设计出今后社会发展所需的产品。而在技术的冲击下,人们有时过于注重技术本身,甚至从逐利的角度出发,将技术看得比人的发展更重要。这是以牺牲伦理意识为代价来推广技术,并不可取。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应当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求真精神,即追求真理的精神。

科技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科技领域会花费更多精力去设计技术,更符合使用习惯,更便于人类使用。而在教育领域,这种“通用设计”的概念还比较少。课堂更多教会学生运用,而没有做到让学生创造。像比较热门的电脑极客,也只是能够最大程度上运用好工具——知道如何寻找APP,如何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找到的、应用的产品是最优解,这是区别所在。而通过教学手段或技术,教学生如何设计这些科技产品,让他们以更简单的模式和手段生成产品,覆盖更多人,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创新教育评价促进科技赋能效果最大

科技赋能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城乡差异、区域差异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科技赋能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解决,这就提出一个很关键、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该怎样评估?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会影响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和教育管理者行为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程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评价或者督导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构建国家新的教育质量体系势在必行。我国在2015年建立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就是要发挥对基础教育,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诊断、咨询、督导、促进等重要作用。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从2015、2016、2017进行第一周期的监测,一共涉及六个领域,每年两个领域,三年一轮,今年是第二轮,监测结果直接提供国家义务教育的报告,为国家提供大量详实的数据,不仅反映德智体美的发展状态,而且反映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能够对不同地区乃至学校,描述不同区域学校的状况。

该监测报告能够有效地推动省市政府、区县政府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方面的管理行为改善。通过内部反馈、内部约谈,促进整改,对于弥补基础教育教学中的短板,无论是教师素质、课程实施还是其他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生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个制度刚刚建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有的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发挥着引领的作用。可以说,教育评价也是引领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人文教育

公元100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这样界定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是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因为成功只是某种目的达成,而成长是终身话题。

最近,基因编辑婴儿成为时下讨论的热点。技术带来了革命,也带来了困惑。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曾指出,未来威胁人类有三大问题:一是核战争潜在的威胁,二是环境生态系统可能面临全面崩溃,三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带来便利,也潜在着对人的异化,或者有超出伦理边界的可能。

而人文教育,其实永不过时。人文教育意味着什么呢?第一,它意味着内心秩序的建立。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学问是一种内化如新的东西,让人不惶惑,内心对自我有期许、有确认,让人知道使命和担当。第二,人文教育是行为方式的分寸感。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所以知与行不可分开,中国有效的教育是从小要进行行为教育。第三,人文教育意味着思考边界的拓展。如今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那么在未来,人们如何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教育?中国古人希望一个人学习,不是为学而学,也不是为考而学,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有志于天地大道,成长依托于基本道德,然后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去学习仁爱。技术不是一切,而应该是给生命插上翅膀的辅助。真正支撑起未来教育灵魂的还是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和人对于使命的担当,如果这一本质不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技术与人文之间不应是对立关系,而应是平衡关系。人工智能与现代教育,如果能形成一种化合本能反应,就回到了教育的本质——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使人作为人。

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凯叔:科技让教育顺应人性

科技不应用来怕,而应用来用。面对AI,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当过了奇点之后,AI会统治人类;还有一种是“人永远不可能提着自己的衣领让自己飞起来”,AI不会具备人的能力。AI其实不过是人的某一种能力的延伸。比如机器人写诗、作画,但是这些诗和画对它们而言没有意义。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不同科技的叠加带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适应。用科技培养孩子真正的天赋——热爱,关键是如何把新、旧科技融会贯通,用来帮助孩子交付知识以及训练模式,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事情。人的想象是在自己的能力圈的范畴之内徘徊,而科技提升了人的能力圈,自然,让人的想象边界也就大大提升,因而不需要畏惧科技的变化。那相应的教育的概念范畴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我对于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点预期。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