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刊教学

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基于英语报刊阅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生阅读能力提升

作者:郭焕妮
Aa
  • -   
  •    +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的新课程计划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本文就基于英语报刊阅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开发的具体做法及该课程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提升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 阅读兴趣及能力

一、前言

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学习者获取大量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掌握语言使用的必要手段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现象,比如普通英语教材的内容相对单一,而单纯的英语报刊教学又呈现出知识碎片化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及树立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观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应占总课时数的10% 至12% 。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多年来,我校一直使用人教版英语课本作为英语课程的单一教材。该教材内容编排严谨、科学,但对于学生而言略显枯燥、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校与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合作引入了报刊阅读教学,对我校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与其他教学资料相比,报刊文章具有四大鲜明特色:内容新颖、语言现代、知识丰富、词语实用(端木义万,2005)。然而,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单纯地进行英语报刊阅读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在每周一期的英语报刊阅读后,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收集和整理,还容易忘记所读内容,无法有效地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在进行认真反思和反复研讨后,我们决定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年使用英语报刊阅读的经验,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引领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基于英语报刊阅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具体操作

经过前期反复地调查讨论、与学生沟通交流等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开始着手校本课程教材的编排。

1.校本课程选材

根据之前的构思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选取《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提供的文章,将校本教材的内容分为几个不同的板块,包括时事之窗、校园生活、科技新知、探索发现、青春随笔等。这些板块的话题均来自《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它们本身就具有创意,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时事之窗单元,校本教材选取了瑞士立法机构否决“啃老”提案、鼓励年轻人独立生活,德国“数字遗产案”引发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正式列为精神疾病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文章具体信息,也就为校本课堂做好了充分铺垫。再比如,在青春随笔单元,笔者选取了在工作中感受多元文化、组建球队奔跑绿茵场、学校是否应该取消军训等内容。这些文章不仅切中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还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一些热点现象,让学生读后觉得很有收获。

2.校本课程的编排方式

首先,在每篇文章前我们都安排了课前导读,提供一些简单的背景介绍或读前问题。例如,在 Finding musical talent这篇文章前,笔者提供了这样的导读: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Girls Rock Akron的夏令营,女学员们可以在短期内学会写歌、编曲、演奏乐器,也可以收获自信。”在简短的背景介绍后,笔者还设置了两个读前问题: “你学过乐器吗?你参加这样的夏令营会学些什么?” 这些课前导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意愿和兴趣,让他们对文章有更多的期待。

其次,我们对每篇所选取文章里的优美词句或难词难句做了相应注解,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扩大词汇量,加深对于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应用,并且做到课前可预习,课后可复习。

同时,我们在每篇文章后提供了相应的练习,有些侧重课文内容,有些侧重语言修辞。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学习了修辞手法等知识。另外,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读后探讨等环节。该环节能够充分展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阅读内容得以很好地延伸。

3.本课程提供的补充资料

为了让学生在报刊阅读中有更多收获,我们还根据每篇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词汇特点等补充相关知识,比如背景介绍、报刊阅读方法、英美报刊特点、词汇变迁、专有名词解析等,这样既模仿了教材中的泛读基本程序,又融入了《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解决了学生较少获取报纸内容的关联知识、不能反复温习和运用相关词汇等问题。

三、校本课程下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1. 校本课程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在每周一节的校本研修阅读课前,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完成具有针对性的课前准备。比如,在阅读关于博物馆纪念品的文章前,笔者会要求同学们搜集曾经购买过的博物馆纪念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由于做了充分准备,这堂阅读课的效果很好,一方面学生们了解了更多的纪念品内涵,消除了部分同学之前对于纪念品昂贵且不实用的偏见,也理解了纪念品实际是博物馆内涵的延伸;同时他们认识到了,制作精良、实用价值高的纪念品可以给游览者留下美好的回忆。此外,教师和学生在展示纪念品的同时还产生了很多共鸣,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阅读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课中有一篇探讨海洋馆里的海豚是否快乐的文章。在读前思考中,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些海豚一定不快乐,因为它们被囚禁在海洋馆里,不能自由地在海洋里游弋。但在读完文章后,学生们惊奇地了解到,文章里对于海豚的观察研究发现,海豚在和饲养员玩耍时似乎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与他们想象中海豚郁郁寡欢的样子并不相同。当然,文章也指出,海洋馆里的海豚并不一定会比海里的海豚更快乐,因为目前并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这点。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更愿意融入到文章内容及课堂活动中。在学生们看来,这不只是一节英语课,还是一节探讨课。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有效的阅读体验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傅咏梅,2014)学生正是在这种有效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

2. 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方面,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维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创性的解答或方法的思维过程(曾国平,2009:43)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发展而来。

在校本教材中,笔者选取了一篇标题为 Reflection of real culture?的文章,它介绍了一部反映亚洲文化的电影,这部电影连任三周北美票房冠军却在中国遭受冷遇。虽然该电影的角色全部由亚裔演员担任,也包含很多中国元素,但中国观众却认为它展现了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思考并审视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感受到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文化的片面理解,了解了中西思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此外,校本教材还选取了一篇介绍外国人乘坐中国高铁的文章。通过阅读一位英国人在中国乘坐高铁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中国和英国的铁路进行比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个别乘客在高铁上播放视频影响到公众的问题,学生们就此进行了讨论,对个别乘客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反思和批评。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通过英语阅读课的学习,学生们既对自己掌握的领域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又对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有的学生还把课堂学习拓展到了课外,教育更多的人文明出行,很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

基于报刊阅读编撰的校本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还能对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起到促进作用。报刊词汇新颖、通俗、实用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报刊阅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点主要表现在,学生了解报刊阅读的题材特点、语篇结构、语法特点及英语写作思维等方面之后,他们会在写作中联想并使用报刊中的鲜活语言和丰富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四、结语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还应努力实现英语教学具有的育人功能。对于这本基于《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的校本教材,我们在选取素材、编排内容等过程中力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通过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我们希望在进行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应该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