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园地
运用提问策略 改进授课技能
提问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在英语课堂上,师生的问答活动能使学生进入到与其所学语言材料相关的课堂活动中,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合理地运用提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高中英语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课文不仅题材覆盖面广,词汇实用性强,而且强调知识的传授贯穿于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当中,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应变能力和授课技艺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是需要每位教师潜心钻研的课题。
一、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环节,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他们的思维激活程度,在导入、讨论、总结和练习等诸环节中有机地创设。
学前提问:引出话题,引人入戏
话题是每个单元的核心,也是课堂活动的聚集点,授课伊始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话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热身进入“情景角色”,为后面的课堂活动打下基础。
学中提问:激发想象,开拓思维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引发学生的回忆、联想和预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提供思考的空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学后提问:获得反馈,及时改进
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应当注意学生的反应并“趁热打铁”,以提问方式检查、督促。这种提问检查不必评分,只是作为反馈信息,借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及阅读、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根据这些反馈信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在即兴采访、辩论中共同探讨,落实语法应用并使阅读课堂交际化。
二、倡导现代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单调的提问形式。对于课文材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问互答,借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问答活动中,学生们相互借鉴,互动合作,不仅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中逐步形成的。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教师的职能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然后亲历自主学习过程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听、说训练并重
课堂师生的问答活动是语言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况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得到语言输入,展示语言输出,培养流畅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听、说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听前提问明确学生听的任务,而听后提问则可以检查听的效果。课堂上的听和说,是学生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为使学生有效阅读,无论是读前、读中还是读后,教师都可以就文章的主题、细节、作者态度等提出问题,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监控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比单纯的阅读技能讲解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阅读材料设计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延伸性辩论问题,以开放式的问答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训练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把握问题梯度,循循善诱
提问应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聚合到发散,由yes/no问题到what问题再到why问题。所以,在复习学过的知识时,教师应设计回忆性问题;要想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则应设计理解性问题;在回忆、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问分析性问题帮助学生概括和整理所学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看法,可以让他们回答综合性问题。
针对不同水平,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提问策略,因材施问。一般来说,教师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展示性问题激励中、“差”生参与课堂活动,而理解性、应用性问题要求回答者进行复杂和抽象的思维,能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且具有相对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找对了回答对象,则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反之,则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课堂沉闷的气氛。
利用网络环境,多元互动
利用多媒体课堂,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形成多元互助。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提问、回答、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模式下改变单调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办法,师生协作,生生协作,会话交流,不但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激活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设能力。
转变教师角色,授人以渔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重建英语课堂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淡化教师权威,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充分估计到学生怎样思考,怎样提问,怎样问答,要制造自由的空间和安全的环境使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提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但更要指导学生思维,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要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要求教师既要积累、筛选大量的教学素材,又要按照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授课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美德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去,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技艺的提高。
文/西安高新一中 吴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