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即 player killing,意为“对决”,最初来源于电脑游戏,意指玩家遇对手展开决战。“超女”的流行也让“PK”之风在全国劲刮。 如今,人们上网浏览新闻或是翻阅报纸时,常常会读到带有“PK”的标题:“超级女声之终极PK”“姚明PK伊朗小巨人”“《京华烟云》PK《大长今》”……面对如此高频率出现的“PK”,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今天在英语演讲PK中,偶战胜了张MM,开心到FT……”这样的中学生作文,你又能读懂吗? PK,FT,GG,MM这些网络流行词汇,现在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是一个争论许久的话题,而且一直没有明确定论。近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正式提交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今后,诸如PK,MM这样的网络语言将会被禁止出现在政府公文、报刊杂志、课堂教学等领域中。本次立法还将对字母词的使用进行限制,对于一些不可避免出现的字母词,比如WTO等,使用者必须在这些字母词后进行必要的注释。 据了解,上海率先规范网络语言是出于对正统语言的保护。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中,将网络新词汇挂在嘴边早已成为一种时髦,使用网络流行的英语词汇更是被年轻人看成一种时尚。甚至有人说,PK是继Yes,No,Bye-Bye,Ok之后中国人使用的“第5个英语热门单词”。据记者了解,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社会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正方:网络语言应受限制 青年人在网民中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崇尚创新与个性,常会使用一些英文来代替我们熟悉的母语。例如,管“晕”叫FT。甚至一些不中不洋、生搬硬造的词汇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比如“变态”成为“BT”,国骂被“TMD”代替。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夏秀蓉认为,虽然网络语汇具有交流方便、快捷的特点,但同时也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此外,网络语言的受众也相当局限,许多中老年人或是少儿就难以明白它的含义,这些词语如果出现在公共媒体中,往往会使人一头雾水。因此,专家呼吁,网络语言应当仅在网络中出现。“相比5千万的网民,中国13亿人口还是需要更加规范的语言文字。”夏说道。 面对网络英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泛滥的形势,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们也不免忧心忡忡。天津某中学高级教师王辛铭说,现在不少学生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在作文中常会夹杂不少网络英语词汇,让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摸不清头脑。王老师认为,这些新兴网络词汇由于自身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淆和误解,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极大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学生也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据了解,国内有一些语言专家甚至将网络英语称为21世纪的“洋泾浜”,他们认为这种“新洋泾浜”的泛滥污染了汉语的纯洁性,影响了汉语的健康发展。
反方: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使用网络英语也是个人的自由。”上海复旦大学现代英语研究所所长熊学亮教授告诉记者,“网络英语是从正规英语中派生的,用于交流,也便于交流,是对规范英语词汇进行再造的结果。我相信网络英语的使用对英语的‘教’与‘学’都是有帮助的。” 熊教授认为,网络英语的编写者对语言学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往往利用英语的特点和优势将规范词汇进行再造,便于网络中的快速交流。 记者整理、归纳后发现,网络英语词句的构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有的将英语词语字母化,比如,再见用CU(see you)表示;顺便问一下用BTW(By the way)来表达。有的利用英语的谐音或转义,比如,将fans称为“粉丝”。有的则将中英文、数字或符号杂糅,比如,佩服某人表示为“I服了U”。 “网络英语的编写者往往头脑灵活,使用这些网络英语的人也有助于其智能的开发。尽管网络英语和洋泾浜有交集的地方,但前者显然比后者要高明枚唷!毙芙淌谒怠? 据记者了解,目前教育界支持网络英语的人不在少数。在《英汉大词典》的主编陆谷孙教授看来,“PK”还将继续流行,因为,电脑游戏还在。 陆教授认为,外来词汇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汉语中有不少词语是音译或者意译的外来词。经历了语言的大浪淘沙,许多外来词汇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在汉语词汇大家族的融合中“朗朗上口”。“PK”既然能简单、生动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汉语语义,为何要限制其使用呢? 面对社会上对网络语言的种种争议,有语言学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发展中的网络词汇不宜作简单化的立法禁止,政府应以一种宽容的姿态加以正确地引导使其规范化。顺应语言的发展规律,让多种语言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体现现代化都市海纳百川的文化雅量。
热门网络英语表达 PK:对决(player killing) | FT:晕(faint) | U:你(you) | CU:再见(see you) | IC:我明白(I see) | 18ly:最近(lately) | RE:回帖(reply) | FANS:粉丝(fans) | VS:对(versus) | PLS: 请(please) | LTNS: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 | I服了U:佩服某人 |
洋泾浜 有人将网络英语称为21世纪的“洋泾浜”,也有人认为网络英语和洋泾浜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但比洋泾浜要高明得多。到底什么才是“洋泾浜”? “洋泾浜”语言是指不同语种的人们在商业交往中发展而成的混杂语言。 洋泾浜本是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曾作为英、法租界的界河,由于外国商人常在附近做生意,同当地人之间的语言交流非常频繁,一来二去,这种中英混杂的语言应运而生,人称“洋泾浜”。洋泾浜过去多遭到批评,直到近年人们开始对洋泾浜语言进行重新认识。 部分常见洋泾浜语言 where where:哪里,哪里 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 double horse double tiger:马马虎虎 seven up eight down:七上八下 go and see:走着瞧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