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Nunan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全球性语言,也成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赖以交流的工具。当谈到如何用英语实现有效交流时,Claire Kramsch教授表示,掌握准确的语法、词汇、发音等是人们交流畅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如果没有意识到语言中暗含的文化色彩,就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文化包含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历史背景、世界观等等,而这些无不在语言中有所体现。
Kramsch举例道:“我昨晚乘坐的飞机将要在北京着陆时,乘务员用一口标准流利的英文广播道‘Passengers, please remain seated. We ask for your compliance.’当听到compliance一词时,我先是一愣,而后立即明白原意是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在美国,compliance一词是十几年前政治新闻中的常用词,例如Saddam Hussein and his Iraq have not complied. 因此,compliance用在飞机广播中是不恰当的,应该用cooperation来替代。”Kramsch建议外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技能外,更应把文化意识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Asia TEFL中国代表、南京大学杨治中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还没有充分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其实听、说、读、写四项外语技能的训练都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如果外语学习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即使是语言表达准确无误,也可能造成误解甚至伤害到对方的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