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致经典

译林推出翻译小说《朗读者》

作者:编辑/熊鹰
Aa
  • -   
  •    +
  译林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了德国作家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小说《朗读者》(Der Vorleser)。该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小说在中国出版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北京大学教授兼小说家曹文轩为《朗读者》撰写了序言。向来很少为图书写评论的作家毕飞宇也因为对此书爱不释手而为《朗读者》热情撰文。

  本书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律系教授本哈德施林克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并凭借《朗读者》获得了好评。他同时也是法律学家、法学博士,曾在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教职,曾为法官。作家与法律学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既能从人类命运的高度看待惊世的爱情,又能将人性的深刻之处以引人入胜的语言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着多年国外游学经历的著名学者钱定平担当该书的翻译工作,他以富有韵味而饱含激情的语言传达出小说深远的主题。

  小说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十五岁的男主角、中学生米夏埃尔爱上了年长他二十多岁的电车售票员汉纳。恋爱时,米夏埃尔常为汉纳朗读文学作品,两人感情急速升温。可是不久,汉纳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讯。多年后,米夏埃尔爱成为了法律系的大学生,在一次法庭审理中他又意外地遇见了汉纳。此时汉纳却成为了即将被审判的纳粹集中营罪犯。在法庭上汉纳承认了一桩罪行,并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汉纳服刑期间,米夏埃尔用录音的方式为身在监狱的汉纳朗读文学作品。在被关押了十八年之后,汉纳终于被赦免释放。但就在被释放的前一夜,汉纳却原因不明地自杀了。原来,那罪行本与汉纳无关,她之所以认罪,只不过是为了隐瞒她原是一个不会读写的文盲。

  《朗读者》存在着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说它是一个侦探小说家所写的爱情故事,但也可以说它与爱情无关。作者巧妙地揭示了小说主人公最深沉、最个人的秘密,而不露斧凿雕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的女主角汉纳之所以背负罪名居然是因为她不愿意暴露自己不识字的真相。在这么一个表面和《洛利塔》(Lolita)有几分相似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人类最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在和平时期我们怎样看待战争,怎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在调节两代人关系的努力中,汉娜和米夏埃尔身上所体现的不只是代沟,而有面对历史时的软弱无力。《朗读者》不仅是一部个人作品,更是一个民族的作品,它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