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元素,不具备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足够的词汇量,其他语言学习活动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栏目此次邀请四位来自高校的教师,请他们围绕词汇量目标设定、扩充词汇量的有效方式等问题谈谈各自不同的见解。 ---------------------------------
锁定高频词汇 科学选用策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唐国跃
词汇是表示语义的基本单位,词汇习得在外语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有关词汇学习的问题。 1.基本的词汇量要求 据估计,一名母语为英语的五岁儿童大概能掌握4000到5000个单词,到大学毕业时则可达到20000左右。当然,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英语学习者是不现实的,但参照以上数据,我们会发现,我国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要求明显偏低,如大学英语四级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为4000,六级也只有6000。对于到底应该掌握多少词汇,学习者不应受某些硬性指标的暗示和限定,而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灵活设定。 笔者认为,要满足一般的交际需求,学习者至少应掌握3000至5000的基本词汇;要不断提高语言的水平,学习者则应努力扩充词汇量,多多益善。 2. 学习中首选的目标词汇 外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初学者可参照麦克维斯特的通用词表(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by Michael West),首先学习并记忆那些经常使用、出现频率高的单词,即高频词汇。除此之外,英语学习者还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确定不同的目标词汇,如大学词汇表(University Word)中共收录了800多个词条,这些词频频出现在学术性文章、教材和专著当中,掌握这些词汇对于钻研此领域研究的英语学习者将大有裨益。 3. 必备的词汇知识 词汇知识不仅包括词形和词义,还包括单词的发音、语域、搭配和与其相关的语法行为等。要真正掌握词汇,学习者就必须学习相关词汇各个层面的知识,即在能识别词形、准确拼写和读出单词的基础上,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正确并熟练使用词汇。 4. 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研究表明,学习词汇最常用、最有效的六种策略包括查阅英英辞典、学习拼写、朗读、书面重复、口头重复和记课堂笔记。 笔者认为,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习者适宜使用英英词典,这样既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词义,又能促进其用英语进行思维。除了查阅词典学习单词外,其他五种都属于词汇巩固策略,学习者在具体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词语掌握情况,交叉选用这些不同的巩固手段,以达到最终能正确且得体使用单词的目的。
加强隐喻意识 学会扩展词义 淮海工学院 龚玉苗
在词义扩展过程中,隐喻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语言中的概念隐喻(concept metaphor)具有两种功能:表征功能(representation function)和处理功能(processing function),如“Economy is machinery”的表征功能在于它用我们较熟悉的概念“machinery”建构相对陌生、抽象的概念“economy”的知识。概念隐喻的处理功能则指它在我们运用、理解与抽象概念相关的隐喻性表达时起中介作用,如我们能理解并应用常见的隐喻性表达“to tighten the screws on the economy”。这样,在“Economy is machinery”的概念隐喻框架下,当我们遇到较生僻、新奇的表达如“to fine-tune inflation”“The monetary level has rusted”时,就能较容易地理解“fine-tune”和“rusted”的含义。我们认为,隐喻的词义扩展功能正是体现于概念隐喻的两个功能。 1.认识隐喻的普遍性及隐含喻体 教师可让学生分别用英、汉两种语言描述一些抽象概念,引导其认识到隐喻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工具。如汉语可以用“气炸了肺”“火冒三丈”“怒气冲天”等来描述“愤怒”,英语中则可用“she exploded”“breathe fire”“add fuel to the fire”等来表示,这些表达体现了“人是一个容器”“愤怒是火”等一系列概念隐喻。 2.认识隐喻表达的非任意性 教师可利用隐喻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的词义扩展能力。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概念隐喻:Economy is a rocket/ airplane,以方便其掌握与之相关的“soar, crash”等词汇。 3.认识隐喻的跨文化差异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可能产生不同的概念系统,如英语中有“meet one's Waterloo”,而汉语中是“败走麦城”,汉语中有“拦路虎”,英语中的对应语则是“a lion in the way”。认识这种差异无疑会促进学生正确对待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词汇所涵盖的文化及认知特点是词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摘自《外语界》2006年第1期
调整要求 创新途径 中国海洋大学 邓红风
在我国,英语词汇教学虽被赋予重要的地位,但学生词汇量不足的事实已成为制约他们英语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在此,笔者就词汇量的科学设定以及扩充词汇量的途径谈谈个人的看法。
重新设定词汇量要求 1. 教学大纲对词汇量要求偏低 一般认为,要达到母语为英语的人的语言能力,学习者至少应掌握25000以上的单词。相比之下,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较低,高中毕业生2000左右,大学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最高也不过12000。词汇量要求过低降低了学生习得词汇的动机,使他们错误地认为,超出大纲的词汇是不需要记忆的。不仅如此,由此造成的学生词汇量不足现象还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造成其语言输入量不足,进而制约了他们实际运用语言水平的提升。 2. 适当调整词汇量要求 依据著名心理语言学家Jean Aitchison的研究成果,如果一个语言学习者的词汇量限于5000个基本词之内,就不具备灵活应用这些词的能力。所以,教师可适当提高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如要求高中毕业生达到3000以上,最好在5000以上,在此基础上,再将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提高到25000左右,以使其达到一般英语母语者的阅读水平。
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扩大词汇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笔者此处推荐一些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忽视语言基础,强调词汇习得,只会适得其反。在引导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教师应突出扩大词汇量对进一步巩固语言基础的重要作用。 2. 设置词汇量指标,编写扩充学生词汇量的专门教材 借鉴国外相关教材,教师可为学习者精选一些篇幅短小、却包含大量生词的文章,并将它们编写成专门教材,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虽然以学习生词为目的而编写的教材不能算作是优秀的教材,但从词汇习得的角度来看,系统学习这样的教材却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文章为记忆生词提供了具体的语境,与单纯背生词表相比,学习者更容易记住并掌握这些单词。目前,我国鲜有以此为目的而编撰的教材,教材编写者通常也不对选用的文章做词汇量统计,许多教材更是远达不到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所以,教师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科学设定词汇量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3.建立词汇量考核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词汇 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可提出具体的达标要求,定期测试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掌握情况,并以此促进学习者养成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 4. 开拓视野,广泛阅读 只阅读而不记生词,阅读速度与理解深度则永远不会有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尤其是通过英文报刊获取广博的信息,习得更多贴近时事的生词,使阅读能力和词汇习得相辅相成、同步进行。 事实证明,语言输入的多少是与学习效果的大小成正比的。掌握大量的词汇是正确理解输入信息的基础,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决定着语言学习的成败。
开拓多种渠道 鼓励自主学习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袁轶锋
掌握一定量的常用词汇是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及掌握相应语言知识的前提。但在实际教学当中,词汇教学却往往被忽视,教师通常只让学生背诵书面化的单词和词组,而忽略了在方法和技巧上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偶遇性词汇教学法,即在课上、课下为学生创设大量听和读的机会如播放英语广播、放映英文原版电影、设立英文报刊阅读角、利用网络查阅信息或留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语言现象等,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真实性和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激励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积累英语单词,最终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偶遇性词汇学习需要学生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单词来描述不同图片中表示的动作;根据提示解答纵横字谜;欣赏英语歌曲如“Do, Re, Mi”,学习歌曲中出现的单词;通过翻译句子,如“I saw a saw saw a saw.”“A file files a file.”等体会同一单词的不同用法等等。 上述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作为语言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拓展学习范围,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在设计教案时兼顾教学任务的知识性、趣味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