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选手唐夏川以“文明行为——并非仅关乎个人礼仪”(Civilized Behaviour—Not Just a Matter of Manners)的演讲博得在场评委的认同,摘得北方赛区桂冠。在演讲中,唐夏川通过“天安门观光游客散去后留下一地狼藉的情景和南韩游客在新疆旅游时随手拾起垃圾”的两个反面事例,引出“文明行为,其实并非仅是个人的礼仪问题,它同时还关系到国家的荣誉”这一中心思想。唐夏川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台上阐释自己的观点和回答评委们提问时,一直都采用西方人的“直线式思维”方式,而这也许是他胜出的原因之一。“记得最初拟写演讲稿时,我基本上是翻译已经在头脑中事先构思好的中文,整篇文章都在反复论述文明礼仪与荣辱观的关系,其间根本没有一处具体的例证。针对这种现象,我的指导教师刘燕在系统介绍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基础上,耐心地与我一同分析英语范文的篇章结构,使我意识到,英美人通常都是采用身边的小事或引人深思的热点事件来以小见大地阐释道理。正是由于老师的点拨,我才真正领会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唐夏川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已经成为此次大赛指导教师的关注点。新疆大学的韩新雷老师为了培养参赛选手高娃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除了训练她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辩论时的逻辑缜密性以外,还专门指导她如何巧妙地运用英语句型。汉语中常用有生命名词做主语和英语中常用无生命名词做主语的对比练习就是训练的重点之一,例如“他去上海出差了”就可以用“A business led him to Shanghai.”来表达。
西安交通大学的指导教师常虹告诉记者,她们学校在帮助选手积累各类语言知识、创造途径实现有效输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指导教师每周规定阅读任务(《21世纪英文报》为必读刊物),布置精听和泛听材料,同时还要求他们写读后感或做相关的书面总结。每周,指导教师还要求选手们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某个热点话题,如油价上涨或北朝鲜核武器问题等展开辩论。为加强学生的即时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学校还与美国加州的 Irvine Community College在网上定期开展可视辩论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