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教学论坛

运用模糊话语 建立语境关联 实现交际目的

作者:商丘师范学院 高凤霞
Aa
  • -   
  •    +
  编者按:本文在运用实例分别阐释“语用模糊”和“交际语境”两个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从认知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语用模糊和交际语境的互动作用。在文中,作者通过探讨“语用模糊”的交际功能等问题,得出了如下结论:语用模糊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有不确定性;而话语意义的协调又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来实现。因此,语用模糊和交际语境的互动作用是继续发展交际和最终达成交际目的的必要条件。

  ---------------------------------

  作为自然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语言的模糊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语用模糊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其中包括俞东明(1997)有关语用模糊与语法歧义的范畴的对比研究;何自然(2000)对言语交际随意言谈中的语用含糊分别就寓意和非寓意情况作了分析和区别;林波(2000,2003)从动态语用学和认知交际的角度对语用模糊现象进行的探讨和项成东(2002)对语用模糊中的歧义开展的动态语用研究等。

  语用模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不确定性。在言语交际中,当说话人要刻意表达所说话语的字面确切意思时,他就要通过明确说明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而听话人往往首先假设说话人所说的话语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语用模糊,然后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加工那些语境信息,以促成语境关联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对话语做出确切的理解,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

  本文就是从认知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用模糊”与“语境关联”的互动作用。

  语境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离开语境就谈不上语用研究。因为语用学主要是研究语境中的意义,而语境的功能就在于影响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如“吃过了吗?”这句话如果在不同的语境中说出,就会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

  语境一:两个熟人在路上碰到打招呼。(寒暄用语)

  语境二:说话人手里拿着几个热腾腾的包子。(问对方吃还是不吃包子)

  语境三:两个人约好7点一起去上学。(说话人催对方动身)

  语境四:两个人密谋毒害一仇人。(说话人向对方了解阴谋实施情况)

  由此可见,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表达不同的意义,执行不同的言语行为。

  正如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陈望道(1966:33-34)所说:“一切语言文字的意义,平时都是抽象的……必须要到实地应用才成为具备一切因素的具体意义。”

  因此,在言语交际中,意义的语用推导离不开对语境的依赖。语境是语用推理的基础,也是交际的一个要素。Sperber & Wilson(1995:142)认为,语境在交际过程中“是一个变项”,具有动态特征。语境的动态性和可变性决定了交际本身的动态性和可变性,并使得语用模糊成为可能。

  “模糊性”不同于“含混不清”

  语用的“模糊性”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同于“含混不清”。

  “含混不清”常指人们运用语言不当而产生的消极结果,应当尽量避免。“模糊性”则是不确定性,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只讲它的积极作用)。语言的“模糊性”只有从语用的角度,也就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才有意义。

  几种关于“语用模糊”的解释

  “语用模糊”作为模糊语言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对此都做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俞东明(1997:29)认为,“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授何自然(2000:7)则称,“语用模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谈语言的不确定性”。

  宁波大学的林波和王文斌(2003:6)的观点是,只要是在交际活动中产生的模糊现象都应属语用模糊研究的范畴,所以他们认为“语用模糊”是一种交际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中示意和释义时出现的种种不确定特征的总称”。

  总体来看,这几个定义虽然措辞不同,且各有侧重点,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即几个定义都围绕交际活动中语言的不确定性而展开。其实,这种说法不一的定义的存在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语用模糊”的交际功能

  英国语言学家Leech认为,“语用模糊”,即谈话话语的不确定性,或话语言外之意的不明确性与交谈双方的利益都是相关的。说话人之所以让听话人对其话语的意图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其目的在于为了让听话人为其承担由话语引起的后果的一部分责任,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1983:23-24)。

  例如:If I were you, I'd leave the town straight away.

  在说话人确定意义之前,该话语具有语用模糊性,此时,意义的协调需借助具体语境和交际的继续发展来实现。该句话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分别理解为一项“建议”,一个“警告”或是“威胁”。听话人很可能将其理解为一种“威胁”,而说话人事后仍可能说这只是出于友好的动机而提出的一项建议,对说话人的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可见,有意识地使用“语用模糊”可以显得极其礼貌,同时又能达到自身的目的,是交际双方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它能实施下列语用功能:

  1)使话语更有趣或不那么有趣;

  2)增强话语的感染力或使其陌生化以增强话语效果;

  3)协调彼此冲突的交际目的,一般是“命题目标”与言外之力的冲突;

  4)出于“礼貌”的考虑或照顾对方的面子(Thomas 1995;俞东明1996,1997)。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均可以在谈话中使用语用模糊的话语来达到自身的交际目的或意图。

  “语用模糊”使交际意图呈现可变性和可取消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交际过程应该是一个策略选择的认知过程。策略选择意味着说话人有时在某种具体语境中不便直言其意,而需采用“语用模糊”的手段来传递其交际的意图。例如:

  男:愿意嫁给我吗?

  女:我这么笨,又不漂亮。

  男女青年谈了一定时间的恋爱后,男方提出结婚要求,这确实让女方很难直接回答。出于矛盾或怕羞的心理,女方不便直言其意,最终她巧妙地选择了“语用模糊”策略,使其意图在这里既表现为不确定性又存在着隐蔽性。从话语来看,她的原意可以有多种释义,如婉言拒绝、抱怨自己或考验对方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际意图往往呈多层次性和顺应性,使交际的发展分阶段地一步步实施,从而使交际存在意义潜势并使意图具有可取消性。

  假设女方的最终意图为“许可”,而其交际意图则表现为“考验对方”,那么,这场交际就会含蓄不定且呈顺应性发展。因为此时她的内心想法可能很矛盾:喜欢对方但又不便轻许终身,想答应但又顾虑重重。所以她需要首先了解对方喜欢她哪一点,最后再给予明确的表态。这时,就要看男方的反馈了,如果他的应答能使她满意,那么,两人的婚姻也就不远了;反之,她就可能会延迟乃至取消她的“许可”意图。最终交际意图由于语用模糊而呈可变性和可取消性。

  “语用模糊”与“语境关联”之间的互动

  “语用模糊”是交际者的一种语用策略,即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对方传递某种或数种言外之意以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效果。Sperber & Wilson(1995)认为,人们在交际中,总是想以最小的努力来求得最大的话语语境效果。所以,交际和语境是相关联的。关联并非最大话语关联,而是最佳关联,即信息处理耗费与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

  “语用模糊”在交际中产生,正是因为交际者运用了这种关联原则。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语境的信息补缺和推理修正作用,在推理中建立起“语境关联”,使话语语用意义得到显现。例如:

  Peter: I’m tired.

  Mary: I’ll make the meal.

  如果只靠Peter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解释Mary答语的关联性。从交际意图来看,Peter的话语可能存在着语用模糊,即或是陈述事实,或是婉言拒绝,或是一种请求等。同时,由于语境是变项,如果缺乏足够的语境信息,该话语又会有数种语境解释,如不想干事情、不想讲话、想休息或者想洗个热水澡等。

  显然,Mary把它理解为“婉言拒绝做饭”,这是因为Peter的话语对她而言有着语境关联,这从她的应答可以得知。要建立起Mary与Peter的话语之间的关联,需要经过这样的语境推理过程:

  Meal is not ready. And there should be someone to make it.

  There are only Peter and Mary in the house who can make meals.

  So either Peter or Mary will make the meal.

  But Peter is tired. That means Peter will not make the meal.

  So Mary is the only one available to make it. Otherwise, she is not cooperative.

  选择处理话语最佳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而为了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谈话双方就不得不在交际者的现有语境中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

  可见,交际的效果不在于话语的多少,而在于其语境的关联度是否足够推理出所需的信息。“语用模糊”产生于交际之中,使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得到了调节,语境效果得以较大程度的凸显,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际的动态性和丰富性,促成了语境关联的建立,使意义得到显现。

  由此可见,“语用模糊”与“交际语境”存在着互动作用。一方面,语境的动态性和可变性使得“语用模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模糊语言的使用因为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服务,听话人总是能从中体会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因此,“语用模糊”并不会影响交际。相反还会极大程度地刺激交际双方调节语境,强化交际语境中的认知性和关联性。

  结语

  综上所述,语境对语用模糊交际起着指导和解释的作用。说话人使用语用模糊的话语尽管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相当多的场合下却是实施语用策略的一种手段,比如:巧妙地掩饰说话人在某一方面的无知;体现会话的合作态度;表现礼貌和谦虚等。

  总之,语用模糊不但不影响交际,反而可以强化交际语境的认知性和关联性。因此,合理地运用语用模糊的话语,恰当地建立语境关联,有利于交谈双方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