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园地
加强英语教育理论学习 提升科研能力
目前高中英语教材共有近10种版本,如人教版、外研社版、冀教版、鲁教版、苏教版、译林版等。本文以冀教版教材为例,对该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并探讨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材设计与编排
该教材每单元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共分四个部分:
Section One Text — New Words and Ideas — Intensive Reading
本部分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易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和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素材。语篇中通常包含许多时尚交际用语,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一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高中生活的第一天”,学生非常喜欢阅读该课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加拿大同龄人的感受,增长了异国文化知识。
Section Two Meaning Through Practice
本部分为阅读理解,词汇及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训练。阅读理解针对精读文章设计,既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又注重考查其对文章的深层感悟。词汇部分侧重构词法教学,既注意扩大学生词汇量,又向学生灌输词汇学概念。听力部分虽有一定难度,但教材所选材料均与该单元话题相关,是它的有机补充和延伸。这几种综合能力最终以project和 evaluation的形式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利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
Section Three Grammar
语法部分为全英文讲解,逐层深入,浅显易懂。全英文语法解释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语法专用术语。
Section Four Reading For Meaning — Supplementary Reading
这部分紧扣单元话题,是对精读课文的有机补充,意在使学生对话题全面了解,开拓视野。冀教版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话题,自成一个独立单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对冀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然而,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并学出成绩,教师还需真正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将其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可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师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变革,它蕴含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改革之初,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对课改持怀疑态度,年龄较大的教师甚至对其持否定、反对的态度。
因此,我们只有深刻反思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才能确立与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理念,主动而积极地投入课改。
1.理论水平
(1)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具备宏观教育与英语学科的前沿理论。因此,教师应认真学习英语教育理论,离开专业理论的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便失去了支撑。广大英语教师应重视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为教改的顺利实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2)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课改意识。
面对新一轮课改,教师应意识到欠缺理论知识尤其是课程理论知识,将难以承担起开发校本课程的重任。高中英语教师使用的是原版英文教材,更应积极增强英语专业理论的学习,了解教材设计的目的与原则,以便更好地贯彻其指导思想,把握教材实质,达到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3)重视从现代文化中汲取更广泛的营养,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学科的知识。教师应适当学习、了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新兴学科知识、计算机知识及社会生活知识等,以适应新课程设置的信息综合化需要。
2.多元知识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非常重视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应该既包括科学精神,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应具备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在内的多元知识结构。
(1)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
如果没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作支撑,教师的授课质量会受到影响。英语教师教授的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没有文化氛围的第二语言。它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对教师能力要求很高。
例如,在习题中,有一篇文章涉及金融行业的“牛市”“熊市”等问题。尽管文章的字面意思易于理解,但学生对一些具有引申意义的选择题却难以解答。教师若不能将文章分析透彻,学生的理解就不到位。这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教师的威信。
(2)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只有将本学科专业知识学得系统、深刻、透彻,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把握本学科的阶段性知识,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以及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能够从宏观上调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指导学生学习时做到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从本质上了解本学科知识,提高其学习成绩。
(3)实践性知识。
新课标、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这都要求教师关注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从做中学,从学中做。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都有深刻意义。
冀教版的大部分课文都与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如第五模块第八单元为“职业计划”。教授该单元要求教师具备较广泛的社会知识,能够向学生介绍各种职业,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提前规划未来的职业,使他们有较明确的努力方向。
(4)新学科与最新科技信息。
当今社会是信息与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各种媒体及时了解新学科与最新科技对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尤为必要。教师如果缺乏学习、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就会在信息量上落后于学生,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冀教版第四模块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文中提到了“两系法”“三系法”等专业术语。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通过学习,将这些专业术语弄清楚,而后在上课时讲解给学生。学生在了解课外知识的同时,也会更加崇拜教师。教师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
(5)多学科知识。
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是教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完美体现。新课程,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这要求教师要突破学科框架,掌握学科综合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英语学科教授的是语言,语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3.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应包括:
a.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能深入学习和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提前制定短期及长期教学计划。
b.钻研教材的能力。
教师对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结构、体例安排和范文特色要研究清楚,并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非常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令人耳目一新。教师若不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很难把握教材的本质。
c.设计教学的能力。
语言是灵活的,教师应在教授不同课型、不同内容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教法,才能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d.驾驭课堂的能力。
该能力包括组织课堂活动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讲解语法及课文,在课堂上创造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初步使用英语表达与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课语言优美、风趣,使英语课更有特色。
e.处理作业的能力。
学生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与学的质量,它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英语作业通常比较琐碎,教师批改时要认真、耐心,并给出恰当的评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科研能力。
据调查,多数高中英语教师由于缺少对所教学生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导致研究成果很少,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科研能力一般应包括选题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但事实上,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去选课题、做研究,只有少数教师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的一些研究课题。高中英语教师这种科研意识淡薄,能力较低的现状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认真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素质与课改差距原因
1.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理论相对贫乏。
许多中学教师认为理论与实践是两回事,理论的研究是高校教师与专门研究人员的事,自己的任务是上好课,提高升学率。因此,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缺乏理论指导,教学效果很难有所突破。
2.评价制度对英语教师能力发展的错误导向。
对中学教师的评价时,上级主管部门主要考核其教学成绩、教案、课时、作业批改次数等,有失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评价方式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限制了他们个性与才华的发挥。
3.新教材改革力度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难度。
新英语教材与理科教材相比,变化幅度非常大。理科教材形式新颖,但其规律性的东西不会变。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词汇大,内容多,英语教师授课压力大。
4.教师无权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
在本次课改中,教材的选择权被下放到市教育局,然而,为了便于统一管理等原因,一线教师仍无权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尽管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一纲多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难易程度差别较大。英语冀教版是英语教材中难度较大的一套,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好这套教材难度很大。
探索解决途径
1.教师要具备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a.做学习型教师。
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不仅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理念对教师的要求。英语教师传播的是国际先进理念,更需及时学习、随时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b.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英语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每课教案后写上对这节课的反思评价,及其他点滴思想上的火花和灵感 ,努力改变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做一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合格教师。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
c.做合作型教师。
教师要成为新课改形势下的合格教师甚至优秀教师,就必须突破彼此间孤立、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同事、同仁共同学习,共同探索,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创建、利用各种渠道并紧密结合实际。
a.使师范教育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从国家培养师资这一角度来说,改革师范专业课程设置,让未来的教师在大学中学到与中学教学联系密切的实用性知识。
b.使在职教育成为必然。
对在职教师,国家可通过要求 其学历达标等硬性指标来作出相应规定。在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针对教学实际,让教师能真正提升认识,开阔眼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c.各级各类培训、考试应落到实处,不搞形式化。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扩大教师的受培训面,培训内容应当能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
d.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制度建设。制度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举措能否落实的有力保证。
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育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也能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光教书本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借助书本交给学生念书法子的才是好老师”。
这次新课改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改革,更是在深层意义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教师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切实依照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是跨越行为与理念鸿沟、弥补操作与决策缝隙、融合形式与内容背离的重要举措。
课堂教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是检验课程改革进展的试金石。它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注意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做好学生的指导者、辅助者,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习得英语。
结束语
总之,面对新课改,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努力营造活跃、融洽的、适宜师生交流的课堂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关系也会随之悄然改变,一种民主型、朋友型的创新型师生关系逐步形成,这将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然而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只要不流于形式,努力向新课标靠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便是成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