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双语教学如今已成为高校中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话题。用英语教授数学、物理、生物等专业课程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然而,用英文讲授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史类学科却颇受争议。前不久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上,有关“双语教学”对中文学科来说是否切实有益的问题引发了教育界人士的争论。中国文史哲专业是否有必要采取英文授课?
整齐划一是大忌 在交通和资讯日益发达、经济全球化日益迅猛的今天,谁能不承认外语的重要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从小学(有些地方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大学里还有相当繁重的外语学习任务,每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都是那么热闹和紧张,足见一斑。 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0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之后不久,又出现了大学课堂中“双语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的要求,而传统的中文、历史和哲学专业也概莫能外。笔者长期在地方高校工作、也多年参与中文专业的教学管理。从自己的实际观察与体会出发,笔者认为在传统的文史哲专业带有强制性地推行所谓的双语教学、并且将它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观测指标,实在没有必要。就中国多数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形而言,强调双语教学都是一种十足的冒进行为。一门新课程的开设,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学生也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前提,但在中国地方高校的文史哲专业领域,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听说读写俱佳的老师有几个?学生即使通过了四级、六级,他们能够听得懂用外语传授的本专业知识吗?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被要求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老师真可谓“赶鸭子上架”、苦不堪言,学生一开始也可能受“双语”二字所吸引,但待到在课堂上听得云山雾罩、不知究竟,其学习积极性就只能与日俱减、被动应付了。如此一来,一门“双语课”开下来,学生究竟增加了多少专业知识、多大程度上拓展了外语能力,其实都是相当值得怀疑的。也许决策部门意识到了中国高校师生外语能力的现状,所以双语课程还有100%双语和50%双语之分,但在尝试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全双语”还是“半双语”其实都难以落实。任课教师既难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俱佳,学生的外语程度更是参差不齐,这样的所谓“双语课程”不能不大打折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使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上,地地道道的中国老师,对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学、汉语,就譬如说《诗经》《论语》《庄子》《史记》之类吧,试着用外语来讲授,那将是怎样一种尴尬而滑稽的状态。自然,西方的汉学也有悠久的传统,查找研究中国文史哲的出版物并不难,但难道国人研究自己传统的文史哲还非得运用外国汉学家的观点?我们的高校自然也开设外国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但这毕竟是我们中国人研究外国的文史哲,我们所采用的视角、观点和方法与母语国家的学者也不一定相同,照搬西方英文教材未必就是上策。 因此,对于双语教学切不可采取一刀切,而应根据具体的学校类别、层次、定位和具体的专业而采用多样化方式,譬如外贸、外交、涉外法律和经济等专业不妨适当尝试,而那些以对传统语言文化的继承和阐释为己任的专业就没必要盲目跟进硬性规定。在多元化的时代,整齐划一毕竟是大忌。
范家劲(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惯例”也要打破 “对不起,我要用中文讲了。” 这是著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站在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的演讲台上说的第一句话。两年前的那届大会上,主办方将会议语言定为英语,所有演讲均以英语进行。因为这是“国际惯例”。但是丁肇中却出乎意料地作出了反潮流之举。 其实,不只是会议演讲,如今高校各学科尤其是物理这样的理工类学科采用双语教学甚至全英语教学已经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许多高校也将“是否采取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时比例”等作为各专业教学评估的一把标尺。本来,笔者认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在部分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无可厚非,与“国际接轨”嘛。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中文专业居然也要“双语”了! 用英语上课、用英语教材,动机没错:走向国际,接触前沿。但前提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教学规律。语言承载的是文化。试问如果用英语教授中国历史、文学、哲学,将置我们文明古国的文化和文字于何地? 有人认为,中文专业用英语开设外国文学课程理由就在于“原汁原味”。那么,既然是“原汁原味”,我们是不是该学习多种语言,用多国外语讲授外国文学?譬如,用法语来讲解《巴黎圣母院》,用俄语来讲解《战争与和平》,用古希腊语来讲解《荷马史诗》? 当然,笔者并不是赞成中国文史类专业学生完全把外语课本抛在一边。前不久,德国汉学家顾彬发表的一番“炮轰”中国文学的言论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此君在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表示:“以前不少(中国)作家认为,学外语会丰富自己的写作。但你问一个(现在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不学外语,他会说,外语只能破坏我的母语。……。(有些)中国作家到国外来完全依赖我们汉学家,他们连一句外语也说不出来,他们的作品需要我们翻译成外文。” 其实,仔细想想,此番言论倒也不无道理。中国作家学一点外语是好的,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大有裨益。但是,将双语教学作为衡量中文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则是弊大于利。提高这些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应在其专业课中实现(师资力量也很难保证),而应该先在大学英语课(公共课)上打牢外语基础再说。
陆壹
从全球着眼 从本土着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热情再度高涨,甚至被列为高校本科中文学科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但随着人们对双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引进中文教育的所有学科?中文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双语教育的法理何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的国学、中文、教育专业是否真正具备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规划者开始关注在英语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如何制定既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又能满足本国实际需要的语言教育政策。笔者认为:语言教育政策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对非本族语言、文化的态度和政策,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在未来动态且多元的社会文化中健康地发展:一方面以某种外语为中介语,成功地参与国际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化先进性、吸纳外来优良文化同时,又把本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介绍给其他民族。 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以英语为载体的文献和语音数据是世界文化和科技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获取”和“交流”应作为我国双语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对中文教育的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思想,符合现实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然而,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笔者认为双语教育的规划既要体现时代要求,又要符合中国语言教育的实际;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现有组织资源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和方法。比方说,我国目前是否在短时间内具备双语教育的条件和资源呢?这不但需要成熟的课程和大纲,还要有能够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中外籍教师等。另一方面,中文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传承中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求中文教师用不太流利的英文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或中国哲学,那不是一件贻笑大方的事吗?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起着传承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是连接一个民族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因此,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愿意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对后代进行教育的权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一个民族一旦失去自己的语言,这个民族就会走向消亡。我国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已经把英语上升到了主要教学用语的地位。由此可见,双语教学首先要得到法律的确认。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多元主义文化观逐渐确立的今天, 中国的双语教育面临着无限生机和挑战。如何实施双语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本土和外籍教师的优势,编写或引进合适的教材、推广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规划者需要认真思考的紧迫问题。对高校中文学科的学生而言,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立足本国实际, 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思想,整合各种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才是我国双语教育的出路。为此,在对高校中文学科进行双语教育规划时要“从全球着眼,从本土着手”。
王革(西南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