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
把握“四个回归”促进现代语言学研究
编者按:《中国外语》2007年第一期共包括五个栏目,分别为视点聚焦、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和文化视野。本期的教学论文重点对外语研究的学风建设、加强自主与创新、外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等话题进行了探讨。语言学方面的论文内容涉及语篇词汇搭配、英语修辞中的“移就”以及汉语代词指称对英语习得的负迁移等。编者现将本期论文视点简要介绍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随着与国际学术界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和接轨,我国的外语科研从强调引进介绍逐渐转向强调创新和发展。在《外语跨学科研究与自主创新》一文中,作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国际学术前沿探索的经历,从四个方面谈论了外语跨学科研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1)总结探索,分类评析跨学科研究的新发展;(2)廓清画面,清理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混乱;(3)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对立为互补;(4)利用跨学科优势,做出创新性的分析。
学派是学术研究领域走向成熟、发达、繁荣的标志。在论文《以学派意识看外语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以学派意识看语言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指出学者的理论习惯、研究方法与科研监管机制及评价体系中不利于产生学派的因素,分析了没有学派流派出现的学术领域表明目前存在六种落后状态。同时,作者提出了形成学派的主要标志,指出了在学派问题上,外语界现存心理障碍,并得出结论:个人的学术最高成就是创造出一个学派,一个国家在学术上最兴旺的标志是流派纷呈。
英语修辞格“移就”是指用原本描述一种事物性状的修饰语修饰另一种事物,通常是用本应形容人的修饰语描述事物。《英语移就的认知研究》的作者认为,英语移就基于邻接联想,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移就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和功能,并从跨空间投射映现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移就的成因。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态度和成绩。课堂提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外语课堂互动不只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在论文《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话语分析》中,作者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式,对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进行话语分析,提出一组课堂提问策略。文章根据提问话语在词汇语法形式上的特征来描述提问策略,根据形式与意义间相互体现关系对其进行解释,并根据意义与情景语境间相互构建关系讨论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非言语行为是一种不见诸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都理解的精心设计的代码。它在人类交往过程中具有言语行为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图形—背景论诠释非言语行为的认知功能》一文的作者从图形—背景理论对话语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进行了认知剖析,意在突破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的局限,把非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延伸到认知语言学领域。
本期,编者特为读者选登《“照着讲”和“接着讲”——当代语言学研究自主创新问题的思考》《从“澳大利亚英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语篇词汇搭配链与选词的理据》三篇论文摘编,以期为一线高校教师和教研工作者提供教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