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高等教育

研究小组对话语料 提升学生口语水平

作者:21ST
Aa
  • -   
  •    +
  

  编者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涵盖语言与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五个板块。“教研论文”话题涉及将来时标记的语法化研究、使动结构的语义特征、诗学语音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习得、中国学生英语词汇提取过程中的跨语言竞争情况、辜鸿铭《中庸》译本翻译策略、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以及美国作家冯内古特散文研究等方面。

  下面,编者将本期论文视点简要介绍如下:

  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个语法标记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其他语法标记,其中,将来时标记就发展出表达各种认识情态的用法,具有估计、预测等主观估价功能。《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功能的衍生》一文的作者认为,这一发展来自将来时标记的概念内容,因为将来时所指都是未发生的事件,人们对其判断往往具有很高的主观性。本文作者论述了英语和汉语中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功能衍生的有关现象,并尝试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解释。

  诗学语音学是诗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从音位学、心理语音学、声学、生理学、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诗歌的语言进行研究。在《诗学语音学论略》一文中,作者从诗语的语音观、语音意义的生成、诗语语音的修辞规律、节奏韵律及旋律等几个关键问题着眼进行了考察,勾勒出诗学语音学的基本轮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奠定了基础。

  词汇的提取过程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尽管在许多问题上,心理语言学家们对这一过程的看法还存在争议,但他们大都认同在词语的提取过程中存在着目标词与非目标词之间的竞争。

  在《中国英语学生词汇提取过程中的跨语言竞争》一文中,作者对中国学生英语词语产出过程中的跨语言竞争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生在提取汉语词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来自英语的干扰;而他们在提取英语词语的过程中,汉语词语会被同时激活并影响目标词的提取。

  辜鸿铭的儒经英语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一文的作者以《中庸》为例,指出辜氏译经着眼于儒学的道德诉求、为中国文明争地位;广引西书,以证儒学的普世性;西中格义,方便读者理解;创造性诠释,显现译者关怀。作者认为,辜氏翻译策略的成功,有助于我们反思、推动方兴未艾的后殖民翻译研究。

  本期,编者特为读者选登《英语课堂学生小组对话中的话语共建》和《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两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英语课堂学生小组对话中的话语共建

  河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梁文霞

  小组活动是英语口语课堂上常见的活动。本研究通过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班12组学生(共24人)课堂会话的语料,揭示EFL学生小组对话运作的模式,分析影响学生间话语交流的原因以及学生在交际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研究框架

  在本研究中,话语共建指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通过和同伴互相帮助来最终完成口语任务。学生对话中的话语共建有以下方式:1)直接寻求与给予帮助;2)续说(继续他人因遇到困难而未说完的话; 3)他人修正;4)自我修正;5)利用激励词鼓励对方说话。话语磋商包括理解核实、确认及要求澄清。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对话中的话语共建现象是否多于话语磋商现象? 2)学生对话中各种话语共建现象出现的频数是多少? 3)话语共建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料收集

  学生在语音室上口语课时被随机分成12组,两人一组。他们的口语任务是讨论所给图片中发生的故事。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将12组学生的对话录制下来。

  结果与讨论

  笔者发现,课堂上小组对话中话语共建现象远远多于磋商现象。这可能与学生之间彼此的关系以及口语任务有关。笔者同时发现,话语共建不但涉及语言形式,而且涉及意义(讨论话题)。这说明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各个方面的互帮互学,使彼此注意到目标语的语音、词形、句法和语用各个方面的特征,促进了目标语的理解和产出。本研究还发现,中国EFL学生在课堂小组对话中的一些独有特征,如求助和续说较多。同时也注意到学生在交际策略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激励词使用单一。

  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周晓梅

  所谓“意向性”,简单地说就是指向性,是主体的心理状态借以指向或涉及其自身之外的客体和事态的那种特征。笔者认为,整个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主体有三个,即作者、译者和读者。

  1.作者:创作主体的意向性

  作品的创作过程,即作者将其内心的意向性外化于文字的过程。作者创作时的意向性对于译者和读者解读原作而言具有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首先,作者的意向性通过语言指向当时的生活世界,并赋予作品特定的意义和生命力。其次,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意向性体现了其自身的思想、感情、世界观等,使作品拥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并因此而拒斥了译者的任意解读、限制了读者的理解空间,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再次,作者的意向性还表现在要求译者和读者参与对话和交流,加入作品的创作过程。

  2.译者:翻译主体的意向性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其意向性指向原作和译作两个文本,连接作者和读者两个主体,涉及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笔者认为,翻译就其本质而言,即译者通过自身的意向活动,延伸作者的意向性,从而改变读者意向性的过程,由此,三者的观点得以显现、思想得以交流、意向性亦得以融通。

  3.读者:接受和评价主体的意向性

  一方面,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其意向活动的方向为从客体到主体,侧重于原作和译作对读者自身意向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评价主体的读者,其意向活动的方向是由主体到客体,主要体现为读者意向性对译者创造和评价的影响。其知识系统、社会规范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系主要以评价标准的形式作用于评价,因此其意向性必然带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等烙印。这直接影响到译作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