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高等教育

中译外: 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 李立
Aa
  • -   
  •    +
  “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的高等院校学者、国内各主要外文媒体的专家以及美洲和欧洲的翻译界人士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认为,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应西传。用外语向世界诠释中国正成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中译外质量有待提高

  “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图书主要是出口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对欧美的逆差则更大。有一组统计数字表示,2005年,中国图书、报纸和期刊出口3287万美元,进口16418万美元,进口是出口的几乎5倍;其中电子出版物出口211万美元,进口1933万美元,进口是出口的9倍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肯定我国中译外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不无忧虑地指出。

  据介绍,目前不少翻译质量不高的各类出版物、印刷品、产品说明书等正在市场上传播。在宾馆饭店、旅游景点、街头、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错误或不规范的外文标识也随处可见。提高中译外的翻译质量不容忽视。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现在中国正在为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方面就是官方标识:“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

  据了解,由于中外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从事中译外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中外文水平外,还要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内知国情,外晓世界”。此外,由于中译外是将中文译为外语,因此对译者的外语水平要求相对更高,需要译者具备过硬的外文写作能力。《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专栏作家刘式南以英文报纸中涉及到的中译英为例介绍说,中译英应做到利用外国人所能理解并顺耳的言语,传达出我们希望传达的中文原文包含的实质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写出英文来,必须考虑到读者能够顺畅地、正确无误地接受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

  人才紧缺成为制约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国际翻译界有一个共识,即翻译工作者最合适的任务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因为人们只要能把外语看懂,就不难在母语中找到恰当的词句。因此,世界上大多数翻译工作者一般都是从事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这一点在欧美国家尤为突出。然而,这种通则在中国却很难行得通。“法国人要想把自己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大批法语非常好的英国人来承担此项任务。这种事情在英国也很容易办到。英法两国人口都在5000万以上, 在对方国家聘请几十万人把对方的材料翻译成自己民族的语言可能不是太难办的事情。可是,我们中国到哪里去聘请不要说几十万,就是10万,甚至1万中文很好,能胜任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或法文的外国翻译呢?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上目前没有足够的翻译能替中国承担庞大的、日益增长的中译外任务,因此, 主要由中国翻译工作者承担从事中译外工作几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唯一选择’”。蔡武主任在论坛上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从事中译英工作的人才十分稀缺。我国知名典籍英译专家、《大中华文库》作者之一汪榕培教授告诉记者,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译英比较不容易讨好”。中译英不同于英译中,后者以母语作为译入语,因此容易对译文做一定的修饰。二是中译英例如典籍英译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工作。译者需要花费很大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得到的稿酬却很低,一般在70至80元/千字左右。汪教授遗憾地说,目前国内从事典籍英译工作的老先生不过10人,而有翻译作品面市的中年译者也就20人左右。

  高校:人才培养“基地”

  “鉴于中国翻译工作者承担中译外重任在目前阶段几乎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我希望高校的外语教育能从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高度出发,重视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并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这几年翻译学科建设发展很快,不少学校设立了翻译专业,可不可以把培养中译外人才作为翻译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课题,供大家思考。”蔡武主任在论坛上说。

  作为我国翻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在培养中译外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谈及翻译教学,特别是中译英笔译教学,我国资深翻译家、原中国外文局局长林戊荪坦言自己“特别关心这个事儿”。他说道:“我希望设立笔译,特别是中译外的笔译专业。我知道现在有几个大学已经开始在试点,但并不是中译外专业,而是双向的翻译都有所涉及,我认为中译外要尽早专业化,就是说一部分人专门做中译外的翻译。”

  对于高校中译外教学,林戊荪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让学生大量阅读目的语国家的现代文学作品和报刊等各类文本,熟悉当代口头和文字用语的表达方式。二是大量练习用外语写作,不会用外语写作的翻译不是好翻译。三是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四是当学生的翻译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到出版社、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单位实习。“现在学生的实习时间太短,一般都是两个星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学期,我知道在香港有这样的情况,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外国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送学生到外国生活和学习半年到一年。” 林戊荪说。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