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如何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发展
首先我想强调,在实际运用中,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剥离的。在文章中我们可以分而述之,但实际上每个例子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是侧重不同而已。
现在我们来讨论在知识的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讨论。
1.语音教学。我做教研时接触的很多老师都认为高中的语音没有什么可教的,学生到了高中没有语音问题了。其实语音的完善贯通在整个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碰到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不同的加深。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语音教学的做法,其中有一种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高中老师逐渐同意了一种观点:由于交际对象广泛了,不仅限于英美国家人士,所以学生不能仅仅听懂标准美音或者英音就行了,而要听得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所讲的英语。因此他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的时候模仿标准音,培养听能的时候听各地的人讲英语的录音。这一点,从现在的软件发展也能够看得出来,供模仿用的材料中大多数软件都采用了标准美音或者英音,而在听力的软件上,则提供了各国人士在各种背景中讲英语的录音材料。
课标对语音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课标中要求高中学生结合任务、情景、场合等因素去理解语音语调所传递的信息,还要求运用这些手段有效地进行表达。要求学生听的时候,能够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在说的时候要学会恰当运用语调、语气和节奏表达意思和情感以及态度,这样就把个人情感、意志放在了第一的位置。高中课标还提出了要克服不同口音的干扰去理解大意,所以前面所介绍的,选择一些非英语国家人士的录音做听能材料的做法就是符合课标理念的。课程标准里还有这样一条,就是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这一点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在实际交际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地名和人名,或是需要辨认,或是需要记录下来,因此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是很重要的基本功,而且很有实用价值。另外,高中的语音教学要求在选材上要真实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媒体。
关于矫正学生语音语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交际,通常对学生的错误发音不进行纠正。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在以交流为目的的课上,只要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老师几乎不给学生正音,而在以正音为目的的语音课上,对学生的发音要求就比较严格。很多的教师把正音的重点转移到了语调、重音、意群等影响节奏的因素上面。我认为这是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的。
2.词汇教学。高中的词汇教学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跟初中的不同,一个是跟传统的不同。跟初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课文的难度大了,生词的量多了,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的词比例加大了。课标对词汇目标的描述也与过去的大纲有很大的不同,更强调了理解和运用,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意志,处处体现人的需要,体现了时代性。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所体现。比如目标中要求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指称、描述、说明,那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要设计出使学生运用这些词汇来命名、指称、描述、说明的活动。
单词的记忆始终是学习英语的瓶颈问题。由于课表词汇量的增加,这个问题将更显得突出。生词的记忆要分成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在运用中去加深理解和记忆,有些老师首先重视和强调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而把难度很大的拼写放在稍后的环节进行。这种处理思路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读词汇量以后,就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积累语料,生成语感,这对英语学习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需要书面表达的时候,再侧重处理单词的拼写。
课程标准重视从用的角度学习词汇,首先让学生明白某个知识的用途和用法。比如教形容词,就要让学生明白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在教学中就要设计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活动,使学生在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学习形容词。
对多义词的理解和记忆,要和语境密切结合起来。不同的含义会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角度出现,不断地丰富大脑对这些词的记忆,然后再经过大脑加工处理获得的。并不是一次性地罗列各种意思就能解决的。要注意的是,一个词的不同意义要一次一个地在特定情景中逐渐呈现出来,不要一股脑地倾倒给学生,当对一个词义的记忆不够清晰准确的时候就出现另一个词义,这些词义的边缘就会渗透交织在一起,加重记忆的困难。
词汇要和信息结合起来。当学生急切地想要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老师告诉他这个单词怎么说,这种状况下学生肯定记得特别清楚。无缘无故地让他去记某个词他就记不住。另外还要设计一些活动能让单词在某个阶段持续地多次地出现,这样就能给学生更深刻的记忆。
高中的词汇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篇的支持。没有一个单词是一节课学会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运用过程才理解和接受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加速的环境,经常设计一些这样的活动。凡是老师忘了复现的词,多数学生肯定会忘记,因此老师一定要借助语篇强化学生的记忆。
对于语篇中的词汇,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先不处理生词而直接阅读理解课文,然后再做一些针对词汇的检测性的活动,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另一种做法是,在课文处理完之后再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和学习,或安排副课文,这样就可以“复现”主课文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还可以采取阅读适量的例句和造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巩固所学单词。但是千万不要在语篇阅读以前把所有生词挑出来“扫除障碍”,这样做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使学生永远没有了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的机会,而推测词义的这个能力对语言学习是非常非常最重要的。
在信息社会中,词汇量越大就越占优势,所以词汇量确实是很重要的。但在实际交流运用中,词汇的提取速度也十分重要,提取速度快就赢得了时间,在考试和实际交际中都需要比较高的提取速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词汇量有关,也与词汇的提取速度有关。因此词汇教学中要重视运用过程中词汇的提取速度。
3.语法。语法的学习事实上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要点,学生在了解了一些零散的、不完整的英语语言知识之后,迫切地需要一些系统的、完整的语法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学生最烦的就是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语法,这个年龄的学生的心理也是不希望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需要有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和途径。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高中的语法课上得活泼,充满活力?很多教师认识到,语法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比如说教情态动词,有些老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情,用自己熟悉的情态动词来描述身边的一个情景。
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探究语法的规律。很多老师发现,探究运用型的语法课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为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样的课上,语法并不是要直接讲解给学生听,而是启发学生从意义、结构、文化、题材、体裁等方面思考、观察、发现、归纳,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法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直接给予解答,而要给学生指导应该查看的资料,让他们在大量的资料中体会。采用分工查找,小组讨论式学语法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本身得到了发展,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立足于人的发展的体现。
对语法形式要重视它的表意功能。语法不要局限在语法自身,要跟逻辑思维联系,跟说话人的意识联系、与篇章语境联系、与题材体裁联系。语法与逻辑的关系、与思维的关系也是高中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的。也就是说高中的语法课要高度重视逻辑性,重视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什么是学习语法的最佳时机呢?语法的作用主要就是写文章的时候别写错了,阅读中可以通过分析的方法理解某些难懂的句子。所以我提倡在写的过程中去处理语法,因为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知道的语法知识,就会迫切地想学到这个知识,这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另外,在读一些比较难懂的文章时,也需要一些特定的语法知识。比如说教定语从句以前,就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含有大量定语从句,却没有生词的科技文章,学生会感到困难,这时进行定语从句的教学就是最佳时机。学生学习了定语从句以后,再去读先前读不懂的文章,于是,他就会知道学习语法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