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教学
创首都名校 育世纪英才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工大附中”)是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和朝阳区名校。现一校三址办学,总占地面积107亩,建筑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学校各种设施齐全,硬件全市一流。学校有51个教学班,2200多名学生;现有207名教职工,特级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2人,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北京工大附中从一所普通中学成长为北京市示范高中,走的是一条“内涵式”的发展之路。自校长李军同志2004年3月担任校长以来,提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和谐发展、重在创新,为人的未来奠基”,并在2005—2010年的五年办学规划中明确指出:把工大附中建成一所全市一流、国内知名、面向世界的示范高中。
一、打造一流的队伍
1. 打造一流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既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实践者。校行政班子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适宜、管理经验丰富,个体品格高尚、团队精神强、能独挡一面的智慧型管理团队。
2. 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人才基础,同时抓好师德工程、园丁工程和名师工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群体结构合理、个体素质较高,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在建设以上两支队伍中,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抓目标落实:目标成就未来。
(2)加强过程管理:过程决定结果。
(3)加强层次管理,抓体制建设:层次反映效率。
(4)加强常规管理,抓细节,抓制度完善:细节影响成败。
二、狠抓教科研管理
教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年来,学校一直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改革中的先导作用,提倡教研、科研、课堂教学相结合,坚持以课题为抓手,把教科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与当前的教改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教科研活动要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教科研内容要围绕研究认知规律、研究知行规律、研究教学规律展开,使教科研工作呈现强大生命力。在教科研管理中学校坚持四项教科研管理制度,即:教科研交流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年会制度,使教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研促教学,科研促质量已成为工大附中全体教师的共识。
三、教育特色
工大附中是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全国课题先进学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是全国中学JIP实验先进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于2003年被认定为全国科技活动示范校。
1. 奥运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探索德育新途径
学校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提高学生基础道德素养,避免简单的说教和形式主义的“假、大、空”,学生的文明习惯和文明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一班一项(奥运项目)一礼仪”活动以及各种主题班会,这些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教育效果突出,学校因此并被评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 科技办学,科技兴校,发挥科技教育实效性
2005年,工大附中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艺体教育为辅”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还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三大核心目标之一。科技教育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中,处于发展战略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核心位置,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工大附中的科技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积极承办大型科技活动,2007年成功承办了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参加全国科普日的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等科技小组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真正使科技教育发挥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开创德育新局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以班主任、德育干部为主体,负责发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舆论宣传、个别交流,帮助学生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负面现象的错误认识。中间层为学校的心理教师,一方面,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掌握一定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开设心理咨询室,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第三层,邀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刘正亮老师担任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主要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4. 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相结合
学校通过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全过程育人工作得以实施。学校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全员育人结合起来,在全体党员和教师中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处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之下。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家长委员会成员开会,请他们对学校的建设提出批评建议,并整合家长、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
5. 现代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工大附中校园网有德育工作主页,学校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德育工作的最新进展,宣传介绍德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先进班级和个人等。下一阶段,学校将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力度,尽早开通工大附中校园BBS广播系统、短信交流平台和网上论坛,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蕴涵的德育功能。
四、英语特色
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占有很重要得位置,同时英语阅读能力也是英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研组每位老师把阅读训练作为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在阅读训练中,重视语篇题材的多样化,突出英美文化背景,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抓住文章的重要线索、领悟文章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文报系的《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是学校学生课内外英语阅读的训练材料。该报信息量大、新闻性强、语言生动有趣、用词优美规范、内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英语教研组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对报纸的每个栏目和文章按内容进行了分类,读前写出阅读提纲和目标,指导学生有目标地阅读。同时解读文章涉及到的文化生活信息,对生词归纳指导。读后让学生做阅读检测题,评价学生阅读的效果。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英语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突破了语篇理解的障碍。学校近几年高考英语成绩稳步提高,在市区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07年北京市外语实验校英语演讲和辩论大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奖。
英语教研组还积极参加有关阅读的课题,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切实提高自身对阅读教学的宏观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在学校的组织下,英语教研组还积极引进外教人才,在英语实验班开设外教口语课,外教风格多样、口音地道,起到了提升学生英语发展水平的目的。
五、经验总结
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归根结蒂,学校的发展就是不断教育创新的过程。
工大附中连续九年获朝阳区高中教学成果优秀奖,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机器人创新小组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取得了两项第三名的好成绩;管乐队和合唱队在市区级赛事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健美操队获全国一等奖;腰旗橄榄球获北京市第三名,在朝阳区中小学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各类竞赛中,荣获国家奖项的有98人次,市区级奖项734人次;学校还是体育锻炼达标市级先进单位和田径传统校、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全国课题先进学校、北京市奥运教育先进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工大附中办学的基本经验和成绩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 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
2. 一支严谨、求实、勤奋、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和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团结、民主、宽松、和谐的人文精神,为学校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学校端正的办学思想、科学规范的管理、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和初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了软件基础。
4. “名师工程”的启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学校名师队伍的形成和壮大,不断提升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5. 探索德育新方式,构建全员德育体系。特别在奥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德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取得可喜成绩。
6. 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高考始终保持“低进高出”态势,稳中有升,同时办学特色也日益突出,科技、艺术、体育教育成为新亮点。
7.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入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把推进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并且作为课题立项项目进行研究实验,在全区乃至全市产生一定影响。
8.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9.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人文、绿色、科技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学校优良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改革创新文化不断完善。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刚刚走过五十华诞,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总能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敏锐地把握住机遇,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工大附中人将继续秉承“团结、民主、宽松、和谐,不内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敢争先”的精神,同心同德,顺势而上,将学校办成一所具有和谐学校文化、鲜明办学特色、一流教育质量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