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为汶川救灾构筑语言桥梁!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晶晶
Aa
  • -   
  •    +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为支援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组日前紧急面向社会招募一批英语口译志愿者,奔赴四川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灾民救助。据悉,本次首批招募的口译志愿者将主要为从事灾区需求评估、现场采访、灾情调研等工作的外籍专家及工作人员提供及时而准确的英语口译,帮助外籍人员与当地中方救援人员进行协调,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行政服务。

震灾发生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进行了迅速有效、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工作,灾区群众也积极组织生产自救。灾难面前,中国人民选择了坚强,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抵御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主义精神,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将大批善款、物资、人员调集到中国,协助救灾。为使国际救援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中国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营造出了一个沟通无障碍的语言环境,保证了国际救援实施的一路畅通。

抗震救灾期间,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国家向地震灾区派遣了国际救援队,每支救援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力的语言支持。国际救援队负责人兰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负责为国际救援队提供语言服务的翻译人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部分由中国外交部直接调派;一部分来自于四川当地政府外事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是面向社会招募而来的外语志愿者。他们精通英语或日语、俄语、韩语等其他小语种,一直随队奔波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据兰眉介绍,为更好地配合救援工作,每支队伍的翻译人员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其中,外交部专业翻译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主要承担现场援救翻译工作,协助队员与待救灾民进行语言交流、将被困灾民信息传递给救援队,以推进援救方案的及时制定和有效实施。当地外事机构工作人员充当了协调国际救援队与中方救援组织之间关系的角色,帮助双方交换信息、共议救援方案。此外,外语志愿者则协助国际救援队进行物品采购并在其日常生活中提供翻译。

与此同时,美国"心连心"国际救助机构、荷兰Signi专业救助队、英国志愿者救助队等一些来自国际社会的非政府组织也在抵达灾区后实施了灾民救治、安抚工作,随队翻译在其救援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此,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国家首席代表Wyndham James表示,该机构此次招募的志愿者十分强调其英语口译能力。Wyndham James解释说,救助儿童会首批派往灾区的救助小组将由2至3名国际知名儿童医学专家、2名中国专家以及多名机构内工作人员组成。其中机构内工作人员在遴选之初就对其英语水平进行了严格考核,均具备在纯英语环境下工作的能力。而外籍专家的工作将由此次招募而来的英语志愿者协助进行,他们将在专家进行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与疏导、灾区儿童心理创伤恢复治疗时以及培训当地儿童工作管理人员时担当英语翻译。

另据记者了解,众多国内语言教育机构及个人也为这次震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除捐款及运送救灾物资外,一些机构还未雨绸缪,为今后将要展开的灾区语言教学重建工作制定计划。记者连线采访了正在前方进行义务救灾的"李阳疯狂英语"志愿救援队负责人肖常华。据他介绍,除此次投入人员、物资进行救灾外,"李阳疯狂英语"还计划灾后向灾区学生捐送中、高考英语辅导课程。届时,"李阳疯狂英语"将为学生灾后复课提供师资及教材方面的帮助。此外,各地英语教师也在积极准备奔赴灾区支教。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