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出版
从文字看文化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一书获得了上海市社科“十五”规划2003年青年项目的资助,而这也是上海市当年23个青年项目中惟一一部外语类博士学位论文。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作者首先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作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主要限于研究词和部分短语的文化意义,因而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从方法论上来说,本书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和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
本书第一章“绪论”构建了本书立论的哲学基础,即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同时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即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和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三个研究原则和研究目的,并试图建立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该章还总结了20年来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对中国汉英词语对比研究的贡献和不足,最后总结了对比语言学思路和研究方法。
在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部分中,作者从语音、语符和句法三个维度分析了语言系统的语用认知功能以及对词语文化含义的影响,试图说明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
第四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从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英汉文化语义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以及造成这些共性和个性差异背后的中西文化因素和深层的哲学观念等。
第五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从对比角度探讨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对词语文化语义产生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对词语民族文化语义的正确理解。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重点分析了中西哲学元典精神的内核“道”和“逻格斯”对东西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哲学观的影响,以及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哲学观对英汉两个民族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然后讨论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语言文字系统、客观社会环境等对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文化语义学和翻译学、词汇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在最后的“结语”中,作者审视了本书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建立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全书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辨,又有丰富的例证阐释。作者将理论性和实用性、描写性和解释性融为一体,力图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热点、英汉互译中的疑点、外语教学中的盲点,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中西文化差异的品鉴能力,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潘文国教授如此称赞该书:“作者以哲学的眼光,从语言观和文化观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开始思考,提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论、新观点,构建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这一新的学术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