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奥运翻译工作者在京受表彰

作者:■本报记者 田文
Aa
  • -   
  •    +
一年一度的“9.30国际翻译日”是全球翻译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为表彰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翻译工作者为北京奥运语言服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北京奥组委、中国翻译协会9月24日对外交部、中国外文局等13家集体单位和1700多名翻译工作者分别授予了“中国翻译事业杰出贡献奖”和“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称号。

据了解,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共接待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近25000名境内外注册媒体人员,8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等外国政要。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组织了1700多人的翻译服务队伍,其中包括近400人的专业翻译和1300多人的语言服务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了44个语种的口笔译服务,为2000多个场次的国际会议和赛后新闻发布会提供了12个语种的专业同传和交传服务,笔译工作量约3600万字。

在本届奥运会和残奥会所搭建的体育、文化和外交舞台上,翻译工作者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担任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北京奥运村村长陈至立翻译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詹成老师告诉记者:“我主要承担了村长陈至立以及几位副村长在奥运村内外事活动的全部口译工作。每天没有固定的工作日程,译员通常是在前一天拿到次日口译工作安排,然后根据语种同其他译员进行分工。最忙碌的那几天,我们一天的工作量达到14个小时。同以往的翻译工作不同,本次奥运外事翻译具有层次规格高、专业知识深、涉及领域广、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在如此密集的时间内参与如此繁重且高规格的翻译活动,在任何一位译员的职业生涯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除来自高校、外交部、中国外文局等机构的专家翻译,广大的年轻志愿者是北京奥运语言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担任德语口译的王博,今年4月刚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大学毕业,便投身奥运志愿服务之中。“主新闻中心的德语口译志愿者共有7人,绝大多数是来自高校德语专业的学生。奥运期间我们轮流值班,主要为需要德语翻译的媒体记者服务。奥运会的翻译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王博说。

本次奥运翻译工作的圆满结束意义重大且深远。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表示,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宴,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翻译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和出色表现,见证了翻译对于沟通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重要作用。中国奥运翻译工作者的业绩,不仅将载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也将成为中国翻译事业值得书写的辉煌篇章。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