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外语出版

本科翻译专业教材亟待开发

作者:■本报记者 左卓
Aa
  • -   
  •    +
近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培养的6名翻译学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成为近60年来中国内地高校培养的首批翻译学专业博士。翻译学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高校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此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进行先期试点。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以及浙江师范大学也设立了本科翻译专业。2008年初,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申请正式获得批准。至此,全国共有13家大学获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我国的翻译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的培养序列(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得以更加完善。

作为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翻译教材在翻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目前的翻译教材出版市场来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出版社在翻译教材的引进、出版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现有翻译教学类图书多为研究生使用的学术研究型教材或大众类翻译考试用书,难以满足本科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的需求。

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主任吴青介绍,由于本科翻译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教育部暂时没有出台统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所以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针对本科翻译专业出版的教材,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多以自主研发为主。据了解,去年设立本科翻译专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也正集结专家学者进行教材研发,新教材正在酝酿当中。而其他设立该专业的12所学校基本上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积累教材开发经验。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鼓励各院校以各自专业特长为依托,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译专业教材。

以北外为例,该校的本科翻译专业的教学强调汉译英能力的培养,口笔译并重,其中又以笔译为重。吴青表示,北外的教育始终关注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与潜能的开发,因此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的方向不会过于职业化,也不完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而是在重视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区别于传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与开课方法,翻译专业有着更为专业、细化的教学内容,因而其教材建设也更具系统性。综合以上因素,北外本科翻译专业的教材建设将根据课程设置分为不同的专题,包括中外文学作品翻译、国粹文化翻译、圣经佛经翻译等多个方向,同时为选修课程开发政论文献翻译、商务经贸翻译应用文翻译、国际新闻编译等多领域翻译教材。

而作为第一批翻译专业本科试点学校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充分利用了其高级翻译学院在口译方面的优势,在进行本科翻译专业的教材建设时将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点。广外高翻学院副院长余东告诉记者,广外本科翻译专业于一年级即开设口译课程,采用该校自主研发的《英汉基础口译教程》《英语口译教程》等教材。

目前,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的开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提高的方面。吴青认为,现有的许多翻译教材在教学法的运用上稍显陈旧,课堂设计过于模式化,往往是在每一章的开始进行理论或技巧概述,布置翻译练习,再附上参考译文,形式单一,缺乏创意设计、多样性以及对学习者的考虑。翻译专业的教材需要以此为鉴,开发适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例如北外某一翻译教材的编写理念就将尝试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模拟真实的翻译任务,使其经历从初译、审稿到定稿的全过程,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锻炼翻译能力,也能使其了解翻译行业的运作规律,并从中培养责任感。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