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推介
没有“价值信仰”的翻译是可怕的
经典名著《红楼梦》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但当它走出国门后却“大变样”。
本刊在今年12月5日第145期头版中报道,由知名学者裴钰创作的《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描述了西方《红楼梦》译本的不当之处,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
专家称,中国的古典名著翻译不仅要在文字上精雕细琢,更要完整地保留其核心文化价值。
腾讯网教育频道日前报道称,目前有些培训机构及学校以推广“美国小学”模式的名义使用不合格的自编双语教材。据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双语教学目前已在全国较为广泛地开展。但是对于不少双语教师而言,优秀的学科双语教材依旧难觅其踪。专家指出,如何遵照一定之规编写学科双语教材、逐步完善学科双语教材体系成为教育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的林黛玉在国人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凄美的形象。然而,在有些西方《红楼梦》译本中,“林黛玉”却被译成“Black Jade”,引申为“放荡的女人”。笔者以为,这种丧失了价值信仰的翻译对文学作品而言是一种令人不堪的“侮辱”与损害。
笔者曰,都是翻译惹的祸。事实上,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存在。因此,翻译工作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与使命。翻译并非一项苍白空洞、无足轻重、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它所关注的,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精准含义,还包括语言文字内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忽视文化的翻译非但不能成为理解和沟通的基石,反而会对语言文化造成破坏。
据笔者所知,被不当的翻译“侮辱”与损害的不只是《红楼梦》。瑞士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Goran Malmqvist)曾经扼腕叹息,美国一位翻译家在翻译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时,竟然将最后一章修改,完全颠覆了原著的悲剧结局。对中国文学恶搞似的翻译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无知与无畏。究其原因,无外乎文明与思想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缺乏有效的传播,因此对于存在较大差异的文化群体而言,他们彼此很难找到相互认同的契合点。在此背景下,技巧娴熟的优秀翻译者显得弥足珍贵。
语言文字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它承载的文明与价值也是多元化发展的。翻译者的技能绝不仅仅局限于精通不同的语言文字,其本身还应具备学者素质。可以说,一名成功的文学翻译家,应是语言学家、文学家和作家的合体。
近年来,我国学习外语的人数屡创历史新高,但能够成为翻译家的人却寥寥无几,翻译事业亟须补充后备力量。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国人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作用,而忽略了其核心文化价值,因此很难培养出著名作家王小波所推崇的“文体大师”型的优秀翻译家。更重要的是,由于翻译者对语言文字本身缺乏独立的价值信仰,因此难以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创新并满足译作必须具有的艺术价值。
同时,对于作品翻译而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也同样重要。世界是多姿多彩、纷繁芜杂的,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着相异的民主法治、文化观念以及信仰喜好。作为翻译者,必须毫无扭曲、不失偏颇地对其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独立客观并富有创造性地还原原著。惟有如此,翻译才能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流传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争鸣
最好的文体都是翻译家创造出来的,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 (已故当代作家 王小波)
翻译既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技术活”。翻译者既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又要具备娴熟的语言技巧。因此,翻译还是个讲究“精巧”的行当,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而实际上呢?读者在市面上见到的很多翻译书籍,往往是是“体力劳动成果”“又糙又差”。用句通俗的话讲,“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网友 鸽子)
翻译界存在着两种处理原语和译语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即异化和归化。异化翻译倾向于“直译”,特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归化翻译则更倾向于“意译”,认为译文应当像原文一样流畅,尽可能用本民族的语言方式表现外来作品。在具体翻译中,译者必须对立统一地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文的类型和特征、原文和译文的差异、翻译的目的和客观条件、翻译者的主客观条件(其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翻译能力和审美趋向等)。这些因素使得译者在运用以上两种翻译方法时常常有所偏爱。
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孕育着很强的文化表达性,所以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应该尽量运用异化,这样才能达到欣赏和介绍文化的目的。
在翻译时,译者要以“忠实于原文”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如果无法再现原文的意义,甚至在译文中出现令读者无法理解的内容,那么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失败之作。
(湖南师范大学 郝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