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封面报道

高考语法命题中渗透情感态度

作者:文/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外语组 孙
Aa
  • -   
  •    +
摘 要: 课程教育的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体现在教学上,在语法命题中也同样可以将其融入,从而有效地提高命题质量。笔者针对语法命题现状,对如何在语法命题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详细论述,提倡科学合理地在语法命题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键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法命题 渗透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高考的语法试题只是单纯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考生必须牢记一些枯燥呆板的语法规则,运用“题海”战术进行应对。其实不然。高考语法试题并非单纯考查考生枯燥的语法规则,而是充分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如果能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语法命题,则有助于提高试题的得分率,建立起考生的答题信心,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实施。

一、在语法命题中的渗透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明确规定:语法主要测试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理解和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高考的语法试题并不只是单纯考查考生的语法规则,而是要求其在理解语境的基础上运用语法规则对答案作出选择。如2008年高考英语(上海卷)的两道语法试题:

26. — Do you want tea or coffee?

—______. I really don’t mind.

A. None B. Neither

C. Either D. All

28. — Do you know if Terry will go camping this weekend?

—Terry? Never! She ______ tents and fresh air!

A. has hated B. hated

C. will hate D. hates

上述两题都具备一个共性:即采用了两两对话的形式,将语境充分融入试题,使试题“活”了起来。试题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只测试考生语法规则的局限,充分注重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融入,让人耳目一新。

又如以下两题:

例1:2008年高考英语(上海卷)语法试题

39. So much of interest ______that most visitors simply run out of time before seeing it all.

A. offers Beijing

B. Beijing offers

C. does Beijing offer

D. Beijing does offer

例2:2004年高考英语(上海卷)语法试题

37. 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_____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 is walk in space.

A. where B. what

C. that D. how

这两题从表面上看考查的是基本的语法规则,但如果将其命题意图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就能体会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其实它们都充分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9题结合了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的重大事件。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必能吸引许多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但由于北京的旅游景点实在太多,游客们往往无法参观到全部的景点。39题的设计就围绕着这一热点展开了。考生在阅读试题时联想到奥运这一主题,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40题结合了神州六号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这一重大事件。题干中提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成功环绕地球的热点,考生在答题时也能从中获得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两题的得分率都达到0.75以上,素质教育的内涵在题中得以体现。

二、关注考生的发展

有些教师在语法命题时总喜欢故意为难考生,出一些偏题和怪题,认为考倒考生既能体现教师水平,还能激发考生的学习动力。其实不然。

“关注每一位考生的发展”是命题者必须考虑的因素。首先,每一位考生都是在成绩上有进步潜力的人,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命题者命题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考生的不同水平,要体现坡度,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基础差的考生也能够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到,使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树立提高成绩的信心。

以高考为例,作为大型的标准化考试,高考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命题者必须照顾到各类考生,考虑到各层次考生的英语水平,充分体现试题的坡度和区分度,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试题中的渗透。以2008年高考英语(上海卷)的语法试题为例,16道语法题中有12道题的难度系数都在0.70以上,其中第9道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了0.80以上,甚至还有3道题的难度系数超过了0.90,属于容易题,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对这些试题应付自如,试题充分建立了考生的答题信心,注重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其次,命题者要关注考生答题时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测试的过程应当成为考生的情感体验。语法试题是否能够吸引考生,使考生充满答题的热情和信心?考生答题时是踌躇满志还是愁眉苦脸?测试结束后,考生对于语法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一切都是命题者所要关注的因素,这种关注要求命题者必须用“心”命题。命题者要充分挖掘试题所特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关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使测试成为考生的人生体验。

三、语法命题效度和信度

语法命题的效度指的是语法命题在多大程度上测出考生的语言知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测试目标。语法命题效度的高低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密切相关。以内容效度为例,它是指语法测试的内容是否真实地代表了语法所要测量的语言知识,其判断标准为测试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目标有关,语法试题是否有代表性以及是否适合测试的对象。如果语法测试的内容不适合测试对象,如试题过难或过易,或是试题不具有代表性,如试题测试的语法知识不是高中阶段语法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考生对语法测试就会丧失信心,会对测试产生一种厌恶,导致其对待测试的态度和情感是负面的、消极的,这样的测试没有效度。

语法命题的信度是指语法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度是衡量语法命题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任何测试只有可靠才能有效,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前提。影响语法命题信度的因素包括试题的长度、考生的能力差异、答题的时间以及评分的客观性等。语法命题是否具有信度也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密不可分。如果命题时所选的试题数量太少、题目过偏、难度过大或是给予考生的答题时间不足而导致其成绩受到影响,打击了考生对待语法测试的积极性,则信度较低,很难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在语法命题时必须力求保证信度,通过编制高信度的试题来激发考生对待语法测试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效度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努力:

1.语法试题的考核覆盖面要广,题量要合理;

2.严格控制语法测试的难度,避免偏题和怪题;

3.给予考生充分的答题时间,测试的程序应当严格划一。

四、命题难度和区分度

语法命题的难度指的是语法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由题目本身的复杂性、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等因素决定的;而语法命题的区分度指的是语法试题区分考生水平的鉴别力,区分度高的题目能把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语法命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是命题者必须考虑的要素,它们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曾经对自己所任教的高三学生测试过以下两道语法试题:

例1:Long-term happiness _____honesty, productive work and contribution means continuously creating values for others.

A. to involve

B. to have involved

C. involving

D. involved

例2:The scientists claimed to have made a breakthrough ______cell research.

A. to involve

B. involved

C. involving

D. to have involved

上述两题都测试了语法非谓语动词中分词的语法规则,但经过计算,其难度和区分度却大相径庭。以下就是统计结果:

参加两道题目测试的考生人数都是87人,其中例1答对的考生有56人;而例2答对的考生只有42人。根据0、1记分法,对于试题的难度指数计算公式P=R/n(其中P表示试题的难度指数,R表示某题答对的人数;n代表考生的总人数),可以计算出例1的难度指数为0.643,而例2的难度指数为0.482。

通过数值比较可以得出:例1的难度指数要高于例2,即例1的难度要低于例2。但例1在长度上却要长于例2,考生在阅读和理解例1上所花的时间也要比例2多,但为何得分率却高于例2呢?原因就在于例1语境的设计比例2更加富有教育意义。命题者通过题干告诉考生长期的幸福意味着什么,考生在答题时就会形成一种对于幸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着这种情感态度去答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可以对降低语法试题难度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根据区分度的计算公式D= (H-L)/n(其中D指的是区分度指数;H指的是高分组答对某题的人数;L指的是低分组答对某题的人数;n指的是高分组或低分组的人数),笔者在87名学生中按照总分排序选取了前20名和后20名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高分组中答对例1的人数为14人,低分组答对例1的人数为4人,因此例1的区分度为0.5;就例2而言,在高分组中答对例2的人数为12人,低分组中答对例2的人数为6人,因此例2的区分度为0.3。

通过比较,例1的区分度要大于例2,即例1更能够区分出考生的水平。究其原因,也正是因为例1的语境比例2更能激发考生的情感,让考生在答题时获得一种情感态度体验和价值观的升华。能够获得情感体验的考生答题的正确率往往比较高,试题的区分度也就更为明显。

五、语法命题实践

根据命题实践,笔者发现凡是能够有效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语法试题往往比较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同考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息息相关。这类试题的得分率往往较高,能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为了有效地将目标融入语法命题过程,笔者认为命题者应遵循下列原则:

1.每道语法试题只考一个知识点,且是规定的测试重点。命题应遵循基础、常见、实用的原则,不出怪题和偏题,让考生摆脱题海的束缚,切实从命题的角度为学生减负。

2.题目应体现时代感和教育意义。命题时可以选取一些热点事件作为素材,这样会让考生感觉亲切,试题的教育意义也得以体现。

如在高三月考语法命题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两题:

1. The milk powder poisoning case led to _____ more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food safety.

A. lay B. be laid

C. laying D. having laid

2. It is reported that heavy losses caus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_____ be estimated at all.

A. mustn’t B. can’t

C. shouldn’t D. needn’t

在第一题中,笔者结合了奶粉中毒事件这一社会热点,引出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既测试了考生的语法知识,又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考生在阅读试题时必能联想到奶粉中毒事件,形成要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经统计,此题的得分率为0.72,达到了语法测试的目标。在第二题中,笔者结合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热点,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语境的前提下,运用情态动词的语法知识对答案作出正确的选择,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此题的得分率为0.76,说明大部分考生都达到了语法测试的要求。

总之,如果能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渗透于语法命题环节,命题质量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包括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提高和试题难度的降低。此外,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摆脱题海的枷锁,形成积极正确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语法命题中去是每位命题者应当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