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新闻热点·高等

打造国际化精英:外语院校的“终极出路”

作者:本报记者 李立
Aa
  • -   
  •    +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大学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日前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悉,该校“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据悉,该平台建设是上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涵盖上外所有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如今,国内外语院校正纷纷打破原有的狭隘的外语工具观,探索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据了解,上外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包括同声传译人才在内的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具备国际视野、世界情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公务员培养创新平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于全国大中小学校外语教学事业的“一条龙”外语教材教法理论创新平台;国际化知识素养含量高、国际化教学水平高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四大部分。

上外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在该创新平台启动时表示,国际型人才,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民族精英人才。他们首先必须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善于国际交往,能够与国际同行打交道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们必须学贯中外,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上外并非惟一一个“吃螃蟹的人”。立足于但不限于自身外语特色,打造国际化精英已成为外语院校的共识。作为我国另一家老牌外语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自己的独特之路。近日,北外申报的课题《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 培养通识—国际型外语人才》获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北外校长郝平教授说:“过去,大学文学院外文系的学生学习中国文学、历史和哲学,精通一门或多门外文,涌现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和思想家。但后来外文系改名外语系,一字之易,却突出的是‘偏狭的外语工具观’。把外语作为工具,把外语教学变成纯语言技能的工具型培训,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够全面,在发展潜力上存在不足。”

据悉,北外如今致力于创建博采中西、会通中外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实行通识教育。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渠道,采取短期留学机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聘请外国专家、开辟国际化课堂、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等,以拓展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平台,形成以中外语言文化交会为底色、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为渠道的国际化育人特色和育人机制。

外语院校建设势必涉及异域文化的吸收,在这种文化吸收过程中,外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二十二届年会上,与会的外语院校代表就一致提出,外语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应走在前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与国外文化的良好沟通,这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是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涉外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的公民,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领导才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徐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欧美大学生,中国学生普遍刻苦好学、基础扎实、尊师重教、遵守纪律。但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另外,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因此,中国大学生要成为全球化高素质公民,最欠缺的既有人们通常认为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素质,还有国际事务、国际惯例、国际礼仪、文明礼仪等方面的修养。提高中国大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对于他们尽快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成为全球化高素质的公民十分必要。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