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OL大会
寻找学术和教学的平衡点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主编:曾艳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
本书对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性、现代化等概念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和辨析,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如象征主义、意象派、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文学等进行了专章的分析论述,对重点作家作品也进行了专门的评述和分析。本书还特别加入了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内容,并详细梳理和研究了西方现代主义每一具体流派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接受和影响。本书在每一节后还增设了思考题和参考书目,尤其增加了一些英文参考书目,以便读者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应该说,现代主义文学已经成为历史,而它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已获得认同,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获得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代主义文学的教学,无论在老师还是在学生中间,都不容易受到欢迎。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或许就是现代主义文学艰涩难懂的特点。要解决这一疑难杂症,除了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心力,还需要一部甚至多部好的现代主义文学教材加以辅助。
可是,怎样的教材才能算好教材?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笔者作为普通的教师和读者,从个体的阅读兴趣和授课习惯出发,认为曾艳兵先生主编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或许比较符合一部好教材的诸多标准。尤其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教学来说,它所具有的下列特点在同类教材中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正式区分开来。迄今为止,有关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教材和著作已经出版过不少,但是,它们几乎都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加区分地当作一个整体来描述,这使得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原本就不够清晰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难以分辨,也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诸多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本教材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将后现代主义文学从现代主义文学中分离出去,从而完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瘦身计划,并进一步对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性、现代化等重要概念正本清源;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性质、特征、根源、意义及其局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帮助读者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精神做尽可能及时和清晰的把握。同时,该教材对象征主义、意象派、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文学,以及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转站——存在主义文学的专章辨析,都是“简约而不简单”的。
第二,在学术性中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从编撰的理念和实践来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教材理念:一本适用于中文系、外语系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在介绍理论、思路、概念与观点的语言表述上必须平实、浅显而准确,以免引起读者的无边联想或解释歧义。而另一方面,作者充分考虑到该教材的问世背景:有关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积累和极为丰富的成果,而那些以往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或者得到了解决,或者达成了共识。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出较为客观、冷静、准确,并带有某种总结性的评价和分析应当是时候了。正因为如此,该教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带有很强的总结性和集大成性。除了上文所述的将现代主义文学完全独立出来需要相当强的理论建构之外,从书名和内容来看,它还对繁复的史料进行筛选和剔除,注重观点的提炼。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它同时还选择了各流派最富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进行集中的个案分析,从而将案例和理论归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努力的目标是,“在力求全面而系统地评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表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看法。”应该说,作者的这一意图很好地贯彻了全书。
第三、比较文学思维的自然渗透。自从比较文学成为显学以来,除了“比较文学”的本体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以外,“比较文学”作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逐步融入到外国文学研究之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在借鉴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思维和成果上无疑同样也作出了积极而富有特点的尝试。在以往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著作或教材中,读者很难接触到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关系方面的内容。而该教材特别加入了中西现代主义文学比较研究的内容,尤其是对现代主义文学每一个具体流派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接受、影响的梳理和研究,这对拓展读者的知识面,延伸读者思考的界面无疑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第四、以读者为中心,体贴读者的阅读习惯。如果说学术论文需要把生活提升为理论,那么授课则需要把理论还原为生活。教材虽然和教案有所区别、和实际的课堂讲授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修最重要的文字资料,教材必须要为广大的读者而写。《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正是如此,它处处以读者为中心,关心体贴读者的阅读习惯。比如在每一节后面增设思考题和参考书,这对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
总之,该教材比较好地体现出作者诸多的追求: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明晰性;在学术探索方面突出原创性、科学性和独特性;在体例安排、写作风格、行文语气上强调平实自然;在论述分析时尤其强调深入浅出;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国内的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掌握和运用国外的相关资料,资料引用翔实、规范;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干净、明朗、精练、清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