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学术教研

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作者:文/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 王颗红
Aa
  • -   
  •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视语言形式、语法的学习,相对轻视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全社会外语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得到充分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近几年新编的中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以及阅读材料都选自英美国家原始材料,涉及文化因素的语言内容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培养同步推进。因此,一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能够理解和传授语言符号,而且要有足够的西方文化底蕴,能够让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的精髓,能够通过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掌握“活语言”而不是“死语言”。

文化与语言同根相连、两位一体

文化与语言是一对“连体儿”,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也不会有纯粹脱离语言的文化,两者互为形式、互为内容。语言是外壳,文化是实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语言的形式、语义、语法、语用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文化是语言的。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的发展程度,制约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程度也对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文化实质与内容对语言形式、习得、运用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对构建在其他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语言习得和运用的文化阻抗克服问题。中华文化与英美文化虽然有许多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之处,但在很多方面又存在差异。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我们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即使有了相当多的语言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掌握了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也不可能应用自如地进行英语的理解和表达,因为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都存在一个潜在的前提——共同的文化。

学生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就有可能闹笑话,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比如,从情感色彩上看,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一词在中华文化中是褒义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贬义词。这种情况在西方人眼里却恰恰相反,他们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一种赞许,而把“collectivism”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描述。现在有些西方人也对“collectivism”表示赞同,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将其理解为通过集体合作达成个体目的,而不是通过个体奉献来实现集体的利益。又如,按照中华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汉语句法惯于意合,根据语义来排列词序,不一定追求形式上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西方人在句法上讲究形合,句子中主谓结构、时态、语态、性、格都要明确,各种搭配规范一致。再比如,中国人到西方人家里做客,主人会问,你喝点什么?中国人出于客气,往往回答“Up to you.”,外国人就觉得很难办,因为他们不知道客人究竟想喝什么。

总之,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开的。中学英语教学必须通过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近年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许多学校已经把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理解和传授看作老师的重要能力,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文化影响语言习得的类别例证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日常生活方面

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Your colleague: Hi, I’ve brought an American friend with me. This is John Smith. He comes to China for a visit.

You: How do you do, Mr Smith?

American friend: How do you do? Please call me John.

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仅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们觉得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不太礼貌。但是,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我们之后再接触John Smith时还称呼他为Mr Smith,他可能会很不高兴,认为我们看不起他,不愿意与他交流或交往。这是因为在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是亲近而友好的表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给双方之间的交往造成障碍。

例2,在吃饭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Mom: Teddy, This is your milk, here you are.

Teddy: Thanks, Mom.

中国人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是一种义务,不需要说谢谢,否则会显得很客套;而英美人对家人的帮忙也常表示感谢。

例3,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忌讳提“老”这个字眼,因此无论是报刊文字,政府文件、还是日常口语中,人们都避而不用令人反感的“old”这个词,而以“graying armies, senior citizens, elderly citizens, elderly, aging”等多种表达方式代替,如美国政府就经常使用“the aging”这种表达法。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文化背景,与英美人特别是老年人交往时就有可能犯忌。

2.习语方面

例1,在一篇阅读材料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If she chooses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way as it is a lost dog.”

这里的“lost dog”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近于中文的“丧家之犬”。但是,中文中“狗”是贬义的,一般是用来骂人的,如“狗东西”“狗拿耗子”“猪狗不如”等词汇都具有贬义含义。而在英美文化中狗是宠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个词也多用于褒义的语境,如“Love me, love my dog.” “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a lucky dog”等。我们在了解这样的文化背景后再来理解“lost dog”就容易多了。

例2,我们常听美国人在演讲中说“I am a family man.”,这不是字典中解释的“a man who is fond of home life with his family, especially with a wife and children.”的字面含义,而是具有这样的内在含义:“我不是胡来的人,我结婚、生儿育女,对社会是负责的”,其引申含义还有“我是一家之主,有妻室家小,生活幸福。这说明我治家有方,我能管好一个家,当然也有能力管好一个城市、一个州,甚至一个国家”。如果不了解这种特定的文化含义,我们在听总统侯选人演讲时就难免不知所云。

例3,“You have matches.”

当你双手拿满东西时,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可能会说:

A lady: You have matches?

You may say: Sorry, I have no matches.

从字面含义看,这位女士的问话非常令人费解,其实她并不是想问你有没有火柴,而是因为她看到你两手都占满,故意开个玩笑,主要是想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3.思维方式方面

例1,中国人结伴出行时,如果买东西,去买的人一般都会按照人头购买,即便有人客气地说不要,也绝不会少一个人的东西。西方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认为如果你说不要就是真的不需要,而不是一种客气的表达。

例2.在语言学院学习中文的一位美国男学生在碰到他的中国女老师时总是说:

“我想你!”(I’m missing you very much!)

“你真性感!”(You’re very sexy!)

“你的两条腿真漂亮!”(You’ve got two beautiful legs!)

这些话在英美国家年轻人看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说出来就会有些问题了,所以这位学生的话常常会使他的中国女老师处于尴尬境地,不知如何回应才好。

像以上这些反映文化差异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因如此,有的学生虽然语言知识和词汇量都掌握得不错,例如在一句话中没有不认识的生词和短语,表面意思也能理解,但就是不明白句子的深层意思,实际上就是缺少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两种文化的比较教学是文化渗透的基本路径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语言习得的同时,必须对他们同步进行文化的渗透,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从课文中寻求文化知识背景信息,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氛围。笔者认为,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年级情况,从三个层次上通过比较中西文化进行文化渗透,是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传授的基本路径。

1.通过比较日常用语差异进行文化渗透

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清朝时李鸿章在美国的一家中餐店请客吃饭。饭后,美国客人赞美了饭的质量,而李鸿章却只是自谦地说,饭菜质量还不算好,要对方多多包涵。饭店老板听了这话很不高兴,非要李鸿章说出饭菜质量哪里不好,最后弄得很不愉快。这件事之所以发生,实际上是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文化差异所致。

低年级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要学习大量的日常用语,做大量的听说练习,因为其中涉及到的英语日常用语文化背景复杂多样,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日常用语时,要注意利用时机对教材中英汉文化差异及其在日常口语和交际中的应用进行同步解析。比如,英美人不能接受别人询问他们的年龄、个人收入等问题,认为这是在干涉他们的私生活;而中国人谈这些问题则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中国人以体胖为福,有“心宽体胖”的说法;但如果与英美人交谈时说他们胖,肯定会引起双方之间的不愉快。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这种以胖为好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人喜欢谦虚,在听到别人表扬自己时总是要自谦一番;而英美人则直接说“谢谢”,认为自谦是虚伪的表现,同时也可能导致别人误认为自己无能。我们在教学中应首先采用比较的办法找出中西文化的异同,给学生点出差异所在,然后针对差异从不同方面设置练习,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练习中逐步掌握正确的表达和交往方式。

2.通过比较固定词组、成语及运用差异进行文化渗透

对词汇掌握量较大、表达方式掌握较为丰富的高中生,要向他们渗透文化差异的观念,要求他们熟悉掌握重要词语、常用固定词语、常用成语内涵中的文化差异,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词语或成语表达思想的目的。

我们常把一些词语、固定词组看作语言交流的中心因素,而词语的含义是随人的经历、感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不同,文化内涵相异,词语、固定词组的内涵也会发生差异。如汉语中说“壮得像牛”,而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直译过来就是“壮得像马”。汉语说“吹牛”,英语说“talk horse”,直译过来就是“吹马”。再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词语“Roman Holiday”,我们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实际上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幸灾乐祸、损人利己”,它来自于“就像以欣赏古罗马角斗士搏斗为娱乐一样,也就是以欣赏别人受苦为乐”的含义,因为古罗马的角斗日在过去被认为是“罗马的节日”。再如,在表达“说到谁,谁就到了”这个意思时,中国有句习语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与中国人熟知的三国故事有关;而英语中也有同样意思的表达方式,即“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直译过来就是“说到天使,就能听到天使飞来的声音”,这与西方文化对天使神话的理解有关。

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生了解词语、固定搭配、常用成语中有关宗教、历史、神话等方面的文化因素,以帮助他们准确理解语义差异。

3.通过比较中西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深层差异进行文化渗透

在学生英语知识比较丰富,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使用技巧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向他们渗透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只有深层次了解了中西传统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有质的提高。就中西方价值取向而言,中国人为集体本位,而西方人则为个体本位;中国人对家的观念较重,依赖性强;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独立。这些都会在英语语言和文章中表现出来。

从思维方式上看,英语文章的修辞模式是直线型的,一般按直线顺序对主题进行展开,并为后面段落中意思的增强做好铺垫。段落发展可由次到主或由主到次;或者按时空顺序,由一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一般。段落中句子的逻辑性比较强。很多人在写文章时选用以联想、比喻、象征、夸张为主的修辞手法,并对同一主题进行多次归纳重复,创造一种意境,让读者联系细节与主题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在学生的写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写出的是“中式英语”(Chinglish)。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阅读、写作,并让他们避免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逐步形成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用英语进行写作与交流。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