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语言万象

集体记忆 建国60年流行语

作者:21ST
Aa
  • -   
  •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它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建国60周年到来之际,本版推出特别栏目,盘点60年来国内流行的口头语,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孟凡君对这些流行语的翻译进行点评,并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译法。

倒爷:profiteer

流行年代:1980-2000

翻译点评:“倒爷”是指趁物资供应短缺而趁机倒买倒卖牟利的人。在英语中,与此相关的词有speculator和profiteer,前者主要表现投机者善于钻营赚钱的精明,而后者主要体现商人为牟利而倒买倒卖的行径。“倒爷”一词的含义应属于第二类,因此可将其译为profiteer。

产生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经济日益恢复,民众购买力逐渐复苏,但国内物资仍属短缺。在此背景下,城市市场中出现了“倒爷”这一群体,他们在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繁杂的物流网络,从中谋取差价利益。到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俄罗斯当地严重缺乏轻工业消费品,“倒爷”开始转战国际市场,如把国内的纺织品卖到俄罗斯,将俄罗斯的皮革卖回内地等,并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国际倒爷”。其后,随着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倒爷”一词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托儿:jointer

流行年代:1991-2009

翻译点评:“托儿”的本意是“引诱顾客前来购物的人”(shopping allurer)。但是,目前“托儿”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内涵。不管是“医托儿”“学托儿”“车托儿”“饭托儿”还是“婚托儿”,都具备了“居中周旋以促成某事的人”的含义。既然如此,目前流行的“托儿”就不能译为shopping allurer,而应译为jointer,意为“居中牵线搭桥的人”。

产生背景:“托儿”是北京方言,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最初指路边小摊贩雇佣来的假装成顾客的人,他们作出种种姿态,引诱其他顾客购买商品。此后中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托儿”一族,人们开始把商业社会中这类特殊的“中间人”一概称为“托儿”,例如,踊跃排队买房制造楼市繁荣假象的人叫“房托儿”,被安排在谈话节目现场踊跃发言的人叫“话托儿”,婚姻介绍所雇来专门与人约会相亲的叫“婚托儿”等。

愤青:the Angry Young

流行年代:1995-2009

翻译点评:“愤青”即“愤怒青年”,本可直接译为the Angry Young Men,但外国有一个文化流派,即称为“愤怒的年轻人”(the Angry Young Men),这样就会导致二者重名,引起误解。考虑到“愤青”一词的省略性表达,我们不妨将该词译为the Angry Young,既表达了“愤怒青年”的内涵,也体现出了“愤青”一词的省略特色。

产生背景:“愤怒青年”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当时特指对社会现状不满,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其后,该词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的热门词语。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但又不满于各种社会弊端,表现出愤世嫉俗的姿态。

海归:the Returnee

流行年代:1999-2009

翻译点评:“海归”的含义是“自海外归来的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员”,若依此翻译为the returned student or worker,则显得累赘拖沓,难以体现原词的简约特色。鉴于英语中的“returnee”一词便有归国人士之意,我们不妨将“海归”直接译为the returnee。但因为“returnee”还有“服刑归来者”之意,为了避免歧义,我们不妨把“returnee”的首字母大写,译为the Returnee,特指海外归来的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员。

产生背景:“海归”,是相对于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该群体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掀起的一轮回国浪潮。在当时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率,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申办奥运会成功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其后几年的经济形势普遍持乐观态度。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而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商战理念、具有丰富的中西沟通经验和人际关系资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开路先锋。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