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师范教育

现代翻译服务催生语言技术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 田文
Aa
  • -   
  •    +
产学融合 构建立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翻译产业利润丰厚,蓬勃发展。仅去年MTI(翻译硕士)专业一年的学费就为英语学院带来1000万的收入。目前我院同传的学费为8万/年、口译为6万/年、笔译为3万/年。我认为笔译学费偏低,明年一定会有所上调!”在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上,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立非教授的这番言论一时间引得会场掌声雷动。许多翻译产业代表在惊讶的同时也表示出强烈的认同。

本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由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五校共同主办,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承办。

大会旨在探讨翻译硕士教育与翻译产业需求,以及翻译等级认证体系构建之间的结合途径,以促进翻译专业教育和翻译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我国的翻译事业进一步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翻译服务已成为集合语言翻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翻译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专业人才与机构的支撑。翻译产业需要何种人才?高校应当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企业和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最佳的解决途径。

“翻译是最常见的外包全球化技能,目前85%的客户将翻译工作外包,翻译市场对语言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作为企业代表,我们要求翻译人才须具备五个‘结合’,即语言与计算机能力的结合、专业与项目管理能力的结合、主动与创新精神的结合、实干与商业敏锐力的结合、遵循与改变的结合。”太阳计算机公司亚洲全球化中心经理苏芳芳告诉记者。

苏芳芳认为,在校生获得翻译实战经验非常必要,她建议大学生通过公司实习和参与开源社区(网络交流平台)本地化项目来获取翻译实践技能。

在校企合作培养MTI人才方面,传神联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高校语言实训整体解决方案”获得了高校的广泛认可。

据介绍,该实训方案由教学系统、开放式实训平台、校企合作计划三个部分组成,整体覆盖教学、实践、实习环节,注重提升学生笔译能力。传神高校实训平台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根据实训阶段和实训主体的不同提供“小组实训”和“人机模拟实训”两种方式,专门用于提升大学生语言实战能力。

传神高校事业部总经理闫栗丽表示,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MTI专业翻译实验室已采用了传神实训平台,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教授计算机辅助翻译、文件翻译等专业技能,组织学生模拟真实项目等帮助高校培养专业型、实践型和技能型CAT(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

面对市场对现代翻译技术人才提出的各项新要求、新标准,教育界代表也纷纷提出建立高校部分特色课程共享机制、举办MTI导师培训、调整招生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录取MTI生源等多项行之有效的建议。

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继辉教授认为,在我国的翻译产业链中,参与翻译教育的学校为链条的最前端。MTI专业硕士教育以及CAT专业硕士教育究竟应采用何种模式,高校应当集合各个兄弟院校的优势,积极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道路。以北大为例,北大MTI教育中心在国内首创了“MTI+CAT翻译硕士联合培养模式”,该模式既强调语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翻译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能力,遵循了“源于企业,服务企业”的教育理念。此类特色培养模式值得高校借鉴。

作为本次大会的指导单位,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对我国语言技术人才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该委员会秘书长崔启亮坦言,目前翻译产业人才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企业很难招聘到具有项目实践经验的翻译员工;新入职的大学生须经过3至6个月的培训后才能胜任工作;企业很难从学历和工作经验评判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本科翻译专业、翻译硕士MTI专业刚刚起步;专业教师、教材、教学内容和方式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大;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不够通畅和有效。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科技翻译及本地化翻译技术、计算机翻译工具与技术,还须具备大量的实训经验。除校企合作外,两者还可以联合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立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崔启亮建议。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