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纵横
被“工具化”的英语专业教育的
建言人:王宪生(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近日通读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另一本是《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这两本书全面回顾了建国后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很有史料价值。读完之后,我结合个人在高校英语专业三十多年的经历,深感英语专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是英语专业教育的工具化,这一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所谓的“工具化”,就是置英语的人文教化功能于不顾,仅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改革开放之前,英语被当成一种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之后,便成为一种经济工具。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几十年来我国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摇摆不定,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培养方向一直不太明确。
上世纪五十年代,英语专业的教学体制受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再加上强调“政治挂帅”,教材基本上是英文版的政治说教,培养出的学生成了一种没有独立思想的“平面人”,一颗任人安装的“螺丝钉”。文革期间,外语教育的政治工具化更是达到极致,外语成了“反帝反修”的武器,外语人才的培养完全为政治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行业出现了外语人才紧缺的局面,实用型英语人才尤其供不应求。这迫使原来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新调整,因此“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逐渐兴起。2000年,“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写入新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正式在全国推广。这一培养模式有几种大致相同的实施方案,主要是“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或“英语+相关专业知识”。
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工具化,其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其结果是导致大学被市场绑架,成了职业培训机构。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少数生源素质较高的外语院系以外,大多数外语院系培养不出理想的“复合型”人才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不足四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又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一门专业,谈何容易。学院无论怎样安排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专业技能课程,都只能让学生浅尝辄止,到头来英语学了半瓶醋,专业也学了半瓶醋,而半瓶醋加半瓶醋绝不会等于一瓶醋。十几年来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多半都成为这种两头不入流的“次品”。不仅如此,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文科学生本应具备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品味,在他们身上也难觅踪影。从这一培养模式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出,是社会的浮躁造成了英语专业教育的浮躁,本来就专业方向不明的英语教育又一次迷失了自我。
真正的“复合型”人才确实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但我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由英语专业来培养,而应该由其他专业来培养,这样会更容易成功。
首先,目前英语专业的师资难以承担其他专业知识课或专业技能课,多数情况下只能外聘其他专业的教师,这样拼凑起来的课程难以成系统,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其次,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专业比较吃力,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则相对比较顺利。由于高中实行文理分科,而英语是文理两科都必修的科目,因此许多报考英语专业的文科学生理工科技素养较差,而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成绩却并不差。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其结果往往不够理想;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则少了很多。这样一来,英语专业培养的所谓“复合型”人才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实际上,据笔者观察,现在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接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长此以往,英语专业的功能将逐渐退化,最终难逃解体的命运。当所有的大学生都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时候,英语专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所以,英语专业如果定位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无异于慢性自杀。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事实证明当初他们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英语专业教育工具化的弊病已日益显现。几年前,秦秀白、胡文仲等老教授发出呼吁,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的本位,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人才,我认为这才是英语专业教育应有的定位。如果说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一种短视行为,培养通识型人才就是一种远大的理想,这一理想与当年吴宓先生为外语专业人才的定位一脉相承。吴宓先生主持清华外文系时,用二十个字概括了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渊博之学问,深邃之思想,卓越之识见,奇特之志节”,其办学方针是把学生培养成既汇通东西方文化精神、又能将二者互为介绍传播的“博雅之士”。凭着这一理念,清华外文系培养出了钱锺书、季羡林、李赋宁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这样的人才,只有外语专业才能培养出来。同样,只有不断地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外语专业才能继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