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纵横
本科翻译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建言人:吴青(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
自2006年翻译专业进入教育部新增本科试办专业目录以来,全国已陆续有近二十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获得该专业的试办权。眼下正是毕业的季节,全国将迎来第一批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他们近期的毕业去向、适应能力甚至更远期的职业发展情况都不能不令人关注。设置试办一个新专业的推动力固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密不可分,但其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方能看出端倪,并反作用于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调整。既然是试办专业,我们面临着两个情况:一是该专业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大纲,二是师资的不足已日益凸显。
第一个情况从某方面来看应该是一种利好的态势,它意味着鼓励多元、鼓励特色,给每个试办学校预留了发展空间,让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校内资源、地域人才需求特点、师资储备、生源情况等各种因素去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然而,没有确定的模式可借鉴,这也对设计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广泛调研、具体分析、合理设计。比如说,同为翻译专业,一所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就应不同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师范类院校,一所侧重地区性招生的大学就应不同于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适应区域不同的毕业生,引导他们在就业或升学时寻找到自己的机会市场,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
当然,没有指导性教学大纲从另一方面来看又可能会造成一种混乱,那就是缺少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核的明确定义。当每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全国各地的翻译专业毕业时,我们如何确保他们获得了最基本的翻译专业教育,其次又如何评价他们是否是合格的翻译专业毕业生。
前者涉及翻译专业的内涵,只有明确了专业内涵的构成要素,才有可能围绕这些要素提供基本的专业教育。我们需要与一线从事翻译专业教学与管理的国内同行定期研讨,才能慢慢摸索出在中国情境下开设的本科翻译专业应具有怎样的内涵。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本科阶段的翻译教育能够实现的合理培养目标又是什么。目前国内一些院校盲目购买安装所谓同传设备,准备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然而发现无人懂得使用,于是派遣师资去学习如何教授同声传译。显然,最首要的问题被忽略了,即同声传译是本科阶段教学能够达到的培养目标吗?
对于后者,也许我们不必多虑,因为每个研究生院或每个用人单位都会设置自己的选拔录用机制,社会自然会淘汰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迫使他们分流改行。只是这种情况如果广泛存在,培养单位就必须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培养过程了。依靠社会自然淘汰的结果来反观人才培养的效果属于原生态的发展模式,耗时也会较长。然而更为积极的一种解决方案却要取决于另外两种力量的形成:(1)在翻译能力的研究方面出现实质性的成果;(2)就翻译能力出现有效的评价方法和独立的评价机构。
第二个情况也是许多新建专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即师资严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是专业教学理念和经验方面的,这是一个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实。许多进入本科翻译专业教授口笔译的教师都是从外语教学岗位转过来的,有些从未有过翻译实践经历,有些从事过翻译实践但不知如何教授翻译课,还有些教师,既有翻译实践经历又有翻译教学经验,但不清楚传统外语专业的翻译课与翻译专业的区别。既有翻译实践经历、又有翻译教学经验、既懂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本质和要求、还能从事翻译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教师简直凤毛麟角,和全国翻译专业建设的需求量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当然,要求翻译专业的教师具备所有这些条件也许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其实,根据翻译专业对师资的实践经历的要求,我们不妨借鉴国外大学同类专业的做法,即大量外聘行业中拥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从业人员进入翻译专业的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带来新鲜的教学材料与行业理念,有效避免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脱节,又能缓解高校师资的压力。目前这样的做法在国内尚不普遍,但从长远看,这应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负责人需要广泛接触翻译行业,开拓思路,物色行业中出色且懂得培训的业务人才,形成储备,将他们聘为兼职教授,壮大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除了外聘这一方案以外,立足现有师资,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发展也至关重要,比如定期派遣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在岗培训,定期组织同行进行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分享研讨等。院校对于专职教师在翻译实践方面可以不提出量的要求,但他们必须对翻译教学的本质、要求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系统、教学环节规范、教学与科研紧密关联应当成为这部分师资不可取代的特点。
本科翻译专业的试办过程机遇与挑战并存,这需要从事教育的同行之间以开放的心态更多地相互借鉴交流。只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多一些实事求是的调研、脚踏实地的培养,我们相信各试办学校最终会摸索出各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
据《华商报》报道,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提出了基本标准。课题组副组长、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称:“该课题中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会说900句英语。”此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议论,现摘录部分精彩言论与读者共同探讨。
英语,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
英语确实是许多发达国家的主流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所有国际大都市都将英语作为主流语言。欧美国家大多数城市市民都会英语和本地区语言,因为他们大都属拉丁语系,学习英语本不是难事。但并不是所有国际大都市的多数市民都会英语,比如日本的东京,绝不可能有一半市民会英语。
退一步讲,就算英语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必要条件,政府向民间普及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难以操作,最多可以要求公务人员和旅游业等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行业进行英语培训,至于对普通市民,人家不学你又如何?很多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直学英语,可对于英语还是“纸上谈兵”,现在政府却要一般市民都掌握英语,岂非强人所难?
(《西部商报》)
我不认为英语热就必然是崇洋媚外情结在作怪,国际人才的多寡、“市民英语”的冷热,是城市国际化标志强弱的一个体现,而世界上很多国际化大都市都避免不了这个语言融合过程。但这是有前提的,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推行双语和多语模式,但其学习英语并不纯粹为应对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是一种语言训练手段。
西安不能丢掉固有的自信和优势,一味迎合接轨的需要。西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大气天成的人文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符号,任何语言都无碍西安向国际社会释放强大的文化电流,也许西安的魅力正在于此,又何必削足适履呢?
(《华西都市报》)
不能说“认繁体字、说外国话”的举措有多么荒唐,这只能归咎于决策者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出现了偏颇。身处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竟然不知道城市文明是积淀出来的,竟还想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城市文明的“速成”,难怪引发舆论哗然。虽然满大街的外语速成班广告告诉我们,语言也许可以速成;但是城市文明的建立,则需要时间的“大浪淘沙”。
认得繁体字,并不意味着博古通今;会说外语,也不代表着学贯中西。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是交流的工具,而要让其衍生成文化甚至成为文明,则需要人的智慧和思想。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城市文化也就是市民文化。文明的前提是开化,但是开化并不意味着能说900句英语就理解和接纳世界。如果市民没有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那这座城市的文化也只能是工具的文化。
(《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