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国际外语人才
建系85年以来,清华大学外文系一直致力于开创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局面,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教师和学子。 外文系现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70多人。中外教职员工共计132人,其中,中国教师90人、外国教师27人、职员13人。中国教师中,教授24人、副教授50人、讲师18人;另外有博士后2人。中国教师按照语种划分,英语教师67人,日语教师14人,德、俄、法语教师共9人。从以上师资结构可以看出,该系教师的学历、职称以及年龄结构等在同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据了解,为推进学术科研接轨国际前沿,外文系教师与国内外同行交流频繁。每年众多海外著名学者来外文系举办学术讲座,外文系教授也经常应邀出国访问、讲学、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更有不少知名教授在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兼职,例如在美国、英国、挪威等著名高等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国际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担任编委、顾问或学会负责人等。近年,外文系还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办国际权威检索A&HCI源刊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为不断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外文系积极派遣教师远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度大学、斯坦福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国际知名大学进修或从事中国语文和文化的教学及传播工作。此外,为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与科研水平,外文系在“985计划”项目中专门设立了“教师出国培训”子项目,2006年至2007年共选派了40位教师,分4批先后赴日本、美国、英国进行了教育、教学调研及学术访问。培训结束后,这些教师在课程的开设、教材编写、测试研究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强的学科带头作用。 外文系还多次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清华讲学,这些国际顶级知名学者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教授霍米巴巴、英国牛津大学语言学教授京爱奇森、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教授希利斯米勒、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玛丽雅克布斯、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学专家道格拉斯塔拉克、文体学专家罗纳德卡特、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等。 近年来,外文系先后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其中包括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举办的文学批评、语言学、翻译研究等领域的高层次研讨会。这些学术交流不仅使外文系师生受益,同时也扩大了该系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在中外学生交流项目方面,外文系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香港地区的若干所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项目,目前该系80%的英语专业学生、100%的日语专业学生获得了出国交换、学习深造或实习的机会。 此外,外文系的对外交流水平还体现在对国际留学生的培养上。目前,外文系在读国际留学生约有200多人,来自世界十二个国家,他们分别攻读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文系在办学方面也获得了很多国际支持。该系与日本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互派教师进修访问,互派学生参观实习。几家日本公司常年支持和赞助外文系日语教学,并设立了“清华之友-日语奖学金”,资助了大量教学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促进了日语教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德国企业与该系合作历史悠久,已长达十余年。这些德国企业不仅为该系德语教师提供图书、音像资料及进修机会,还专门设立了“清华之友-德语奖学金”。 清华外文系近年来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引起了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就此,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外文系副系主任吕中舌教授。 记者:近年来,外文系与哪些国外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的关系? 吕中舌:目前外文系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日本、挪威、丹麦、德国、比利时、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数十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联系;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大学保持长期友好的学术交流和往来。这些交流项目既有面向教师的,也有针对学生的。教师交流项目均是国际一流大学,学生交流项目所涉及的高校和企业范围则更为广泛。例如,德国科德宝集团与外文系合作已长达15年,该集团积极资助德语教师进入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深造。日本早稻田大学、全日空航空公司、佳能公司长年为系里的日语学生提供进修和实习的机会。 记者:外文系教师与海外同行如何开展交流合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吕中舌:99%的外文系教师均有过出国进修、讲学的经历,特别是知名专家或中年骨干教师讲学频繁,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学批评、文体学、翻译、应用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或半年,我系曾有4至5位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教授也超过5名。 教师交流项目的形式主要包括合作研究、短期访问、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主办国际性研讨会、论坛等。由于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清华外文系曾携手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诸多世界名校共同举办了诸如“文化冲突与协调”国际研讨会文学论坛、清华-耶鲁大学第三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清华-哈佛后殖民理论高级论坛、清华-牛津世界英语高级论坛、清华-芝加哥大学“批评探索:理论的终结?”国际研讨会等享誉国际的大型学术研讨会。此外,外文系还同海外知名高校共建学术研究中心,例如与墨尔本大学一道组建了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今年10月,外文系还将与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测试评估,以及学习动机、兴趣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记者:这些交流合作项目对外文系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吕中舌: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因此,学习者需要不断到目的语国家充电和实践。外文系经常鼓励教师并为他们创造大量出国进修、访问的机会,以期提高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拓展其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最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与国际接轨。 特别是近几年,外文系多次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清华讲学,举办了一系列高档次、高水准的国际论坛和会议。这些交流项目不仅为外文系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为国内学术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记者:针对学生的交流合作项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此类项目对系外语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吕中舌:外文系开展的学生交流项目不管是在范围上还是层次上均应在全国外语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80%的英语专业本科生、100%的日语专业本科生曾有过海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英语专业本科生有1/3获得了校级交换、交流机会,另有2/3至3/4的学生参与了系级交换生项目。这些海外高校包括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贝勒大学、海德堡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英专学生可研修与英语相关的语言学、文学等课程,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美国历史、政治体系、经济学等课程。开展中外交流项目的高校采取学分互认、学费全免、生活费自理的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系日语专业交换项目。所有日语专业本科生在大三期间均有赴日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为期一年的出国学习中,早稻田大学学习和全日空航空、佳能公司实习时间各为半年。此外,教师也会提前给学生布置课程学习任务,并在整个交换学习过程中通过邮件等方式进行遥控指导。可以说,全日空承担所有费用的实习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家。出国研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脱离了国内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后,出国学习的经历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存在哪些不足?在“十二五”规划阶段将如何改进创新? 吕中舌:目前外文系所开展的国际交流项目还存在随机性、选课要求不十分明确、国际竞争力较弱等不足。我认为,如今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对其语言技能的锤炼,社会真正需要的是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外文系近年来大力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指导计划,在招生宣传、新生入学教育、班主任管理和暑期实践环节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例如,重点推动英语专业的教育部特色专业本科培养工作和英语专业双学位工作;大力促进日语专业大三学年国外半年实习考察、半年专业学习的工作等。此外,外语教学实验设备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建了国内一流的同声传译室和两间数码音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