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学术教研

教学相长 乐在其中

作者:“歆语工程”特聘授课专家、北京教育学院退休教师 付学军
Aa
  • -   
  •    +
“歆语工程”的教学工作是我最喜欢的工作之一,它给了我一个服务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机会,让我了解他们的努力与追求、执着与辛劳,了解他们的困惑与迷茫和不得教学要领的窘迫,让我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传授方法 细化目标

1.“歆语工程”是经验传递的平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它的意思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实际上,教育是分层次的,在一些层次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在另一些层次上,应该“既要授之以渔,又要授之以鱼”。

“歆语工程”的学员们既有来自北京地区的,也有来自外埠地区的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同,拥有的教学资源不同,专业水平不同,所以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如何因材施教是对授课教师最大的挑战。

学员们普遍面临的困惑是:面对学困生和捣蛋鬼干着急,束手无策;面对勤奋的高材生,不知怎样让他们继续提高;看着不知疲倦、刻苦学习的学生实在心疼,希望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然而自己却不得要领,帮不到他们;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中苦闷迷茫,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然而教学效果却始终不理想。

作为一名拥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和迷茫,这样的无奈和窘迫。然而,教育实践不断丰富着我的教学经验,提升着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使我从一个个困境中走出来。今天面对这些求知若渴的教师们,我的心震颤着。在我看来,对教改的追求至少分成三个层次——低、中、高。而追求的过程往往是由低向高依次递进式发展。

第一层次是最低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教师追求的是教学技能、技巧和方法的改进与实施。

第二层次是中级层次,教师在完成第一层次之后,开始关注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第三层次是高级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教师从对方法的追求和对教学环境的思考中跳出来,开始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思考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具有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适于人的长足发展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我们的学员中,特别是来自小学的教师学员中有很多是转岗、特岗教师,他们自身的英语水平比较低,几乎没有掌握任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专业技能。显然,他们的需求是在第一个层次上,他们期待得到的是具体而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既要得到“鱼”,又要懂得“渔”。

应该说,教师工作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服务,因此教学设计要以他们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让他们满意为目标。于是我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类梳理,整合规范,以三部曲的方式与他们互动,他们一边听一边练,课堂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欣喜的微笑,眼睛里闪烁着满意的目光,我感到十分欣慰。我用我的力量支持他们往前走,会让他们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一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就充满了自豪与欣慰,充满了对“歆语工程”的感激和眷恋。这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自编的小调:“知足了,后辈的成功渗透了我生命的价值;满意了,年轻人的成长以我的经验为基石。不后悔,还骄傲。”

2.歆语工程是思想碰撞的平台

(1)课堂上的“追公交车效应”

问及学生学不好或不爱学英语的原因,他们大多表示是因为家长不支持、学习环境不好、教材难度大等等,很少有人从自身找原因。然而,对问题的归因很重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于是我请学员们关注课堂上的“追公交车效应”。因为很多人都有过追公交车的经历,所以我们的沟通十分顺利。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是在暗示他们,学生不爱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有直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问题学生的制造者。有学员检讨说:“看来是我的‘公交车’开得太快,把学生甩在了后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放弃,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其他同学嘲笑自己太笨,而笨往往暗示一个人的智商有问题。我一边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一边用实例进行佐证,学员们频频点头,开心微笑。他们的直率提问使教学气氛十分宽松、民主、和谐。

歆语工程的目的是“传播美妙语言,架设沟通桥梁,传递和谐讯息”,在这里,人人都有用武之地。

(2)教学设计中的“合理搭梯子”

“合理搭梯子”,贵在合理。“汽车”不能开得太快,但也不能太慢。于是我和学员们分享了维果茨基关于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概念——“最近发展区”,并提出“合理搭梯子”的概念。当学生不能一步达到教师要求的水平时,教师就必须合理地设计出重点难点的梯度。换句话说,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把大任务切割成小任务,实施小步教学,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这种做法与“建构支架”理念十分接近。我们当堂做了记忆实验,结果大家都心服口服。

课堂上,我与学员们互动交流,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比如,我们还探讨了如何使用记忆曲线应对遗忘曲线、有效地记忆单词;如何利用想象力实施有效记忆;如何在语音学习阶段抢时间积累词汇;如何在刚刚接手的差班里进行整补教学;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等等。

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员们说,“这掌声是情不自禁,是欣喜,是得意,是佩服,是欣赏……”

相互促进 资源共享

“歆语工程”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我很高兴能参与其中,我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骄傲。

1.做学生的学生

做学生的学生,向学生学习,使教学更接近学生的需求,这是新教师观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我品尝到的甜蜜果实。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对学员们说,“……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想办法先用非智力因素将他们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当时我并没有计划展开来阐述这个话题,但是学员们一致要求我对此进行详细讲解。我想,学员们的需求就是教师的责任,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讲述了学生要求听的内容,没想到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下课后,学员们高兴地说,我们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指导,虽然以前我们曾听过一些讲座,但都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提问。看到学员们满意的表情,我也很高兴。课后我将这部分内容整合到教案中,以后每次上这门课时,我都会把它认真地展开来谈,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几乎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时,学员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歆语工程”让我明白,做学生的学生是一种科学发展观。

2.充分利用同行资源

无论培训课程持续多久,它都只是学员们前进路上的一个加油站,今后的工作需要他们自己去面对。这时,“授之以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教会他们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在这里一起参加培训的学员,拥有共同学习的经历,他们将成为彼此今后前进路上不可多得的好帮手。起初,学员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经过探讨,大家达成了共识:21世纪的人要懂得寻求帮助,高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工作难度的加大,需要人们学会通力合作,互相帮助。同行不该是冤家,而是彼此前进路上最宝贵的、使用最方便的人力资源。是“歆语工程”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使他们享受到同等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前进路上的伙伴、同盟军和人力资源,他们必将推动教改事业的发展,提升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

整合资源 做出特色

为了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歆语工程”整合了各方面的优势力量,有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更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志愿者。“歆语工程”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来到这里的学员们倍受呵护,他们感慨颇多,收获颇丰,很多学员都对北外恋恋不舍。我在上课之余还接待过北外的听课团队和课后访谈团队。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开放的、宽容的、互助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他们的到来给了我压力,同时也给了我提升自己的动力。有时,我也会去旁听其他专家的课,每次听课都有收获。我希望“歆语工程”的培训专家们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使我们的教学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感谢“歆语工程”给了我这样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几年来,”歆语工程“秉承教育资源共享与增值,促进英语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在教师培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师培训模式。愿歆语工程越办越好!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