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934或1935年开明书店出了一套由林语堂编、英国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发音的英语发音练习唱片,我父亲买了一套。我在以前虽学过简式国际音标,但没有较系统的发音理论知识。这套唱片附有说明书,简明地阐述了发音原理,读后我初步得到了对英语发音的理性知识。有了这知识再去听唱片并跟着练习又改进了我的英语发音。三十年代上半期我读高中时,开明书店出版了林语堂编的一套英语课本,又出了他的《开明英语法》,我各买了一部。这部语法书讲法新颖,举例生动,读起来非常有趣,特别是有一章叫“Fact and Fancy”,专门讲虚拟语气和情态助动词的用法。这两项是英语里很不好掌握的,特别是概念不易搞清楚。林语堂的办法正是从概念着手,先把概念弄清楚了再谈语法上的表达形式。加之他语言清楚,举例既恰当又有趣,令我读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中学的老师李尧林先生曾介绍我看Vallins著的ABC of English Usage,同时我还有一本更大的书,就是Fowler著的、牛津大学版的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周老师大概注意到了我的表情。不知何时,他走到我桌旁,轻轻地拍着我肩膀唤醒我。我抬起头,迎着老师严肃而又慈祥的目光。他轻轻地说:“小李,不要紧,不用不好意思。我改得这么多,并不意味着你原来写的都错了。其实,你这篇作文写得挺好,但是——”他换成英语说:“But, my version, I believe, is better than yours.”他接着说:“我几个过去的同学在北大教过你。他们说,你学习努力,还是班长。我看你继续努力学,多读多写,15年后,你有可能达到我现在的英文写作水平。”我无言以对,受到深受触动。
有一次,周老师在讲解我的一篇关于日本政局的作文时,说我有些英文用得不地道。他用英语说:“Each wor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我当时很爱面子,听了这番本来很轻松的话,觉得尴尬,便为自己辩解:“老师,我读小说、剧本之类的东西多,国际形势方面的东西看的少……”周老师当即打断我:“这样说就外行了。如果文学读得透,用好政治词汇会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