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经典
高校学生流动应积极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运作模式
记者:第17届中国国际教育展以及2012中国留学论坛吸引了诸多国外知名大学、教育集团的高层前来交流洽谈合作项目。今年的活动与往年相比呈现出哪些重要的新的发展?根据您多年对教育展的观察,国外院校在面向中国留学市场进行自身宣传和在推广策略上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白章德: 自1999年以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连续12年在国内2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了16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所院校先后参展。第17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吸引了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教育展得到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外院校、专业教育机构以及驻华使(领)馆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近几年教育展的一大特点是很多国家都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参与展览。国家展团这种形式日益多见的原因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国家希望通过规模性、规范性的阵容和组织吸引更多的国内留学生赴海外留学。海外国家吸引留学人员是个“一箭多雕”的事情。根据教育部刚公布的数据,我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大约有140多万。对于教育产业化较为明显的国家,这一庞大的人群构成了巨大的消费群体。对于那些教育产业化不是那么明显的国家,它们吸引留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对这些国家具有较强熟知度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为了未来投资。
国家展团主要是以国家政府的力量和推动组织其国内的高校统一参展,优势非常明显,其影响力远大于高校以个体名义参展。首先官方的参与对参展高校本身构成了一定的保障。其次很多高校都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此外,一个国家展团的所有参展成员也会集中在某一区域布展,形成了规模效应。很多参展国家的驻华大使在展会期间也十分积极和活跃,努力宣传各国的最新的留学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学生。
留学这个话题包含多个方面,涉及多个领域。从去年论坛开始,我们就将话题锁定在“留学”这个角度。另外,在论坛主题设定和嘉宾的邀请上,我们也注重“平衡性”,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注重中外高校在参与论坛的数量上的平衡性;其次是注重外方院校在其国别上的平衡性。
记者: 2012中国留学论坛的主题是“促进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高校国际化道路必由选择”。以您从事多年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您认为“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有哪些?
白章德: 首先我想说说我对“高校国际化”的理解。我认为“国际化”就是一所学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所介入的程度。这种程度是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些指标是较为常见的。首先是高校学生的流动性,即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的程度。互换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在校生到外方合作院校学习一定时间,双方院校对学生互免学费,学生可获得双方院校认可的学分。此外,文凭互授和联合培养也是学生流动的主要方式。
国际化的程度还包含师资的流动、教辅人员的流动、科研人员的流动甚至是领导层的流动的程度。我认为“国际化”的基础在于学生流动,这种最易操作的流动形式可以带动其他方面和领域的流动的开展,也保障了其他方面流动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学生的流动带动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高校教育联盟或者教育集团的产生。这种情况在欧洲尤其明显,一些欧洲的高校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团体,制定统一的交流计划,促进团体内各校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并通过联席会等形式商讨在交流和合作方面的新议题。当然,高校之间交流和合作的加深反过来又是实现学生以及其他方面流动的重要基石。
记者: 据您的观察,目前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在开展“学生流动”方面的现状如何?您认为政府机构在推动“学生流动”方面还有哪些运作的空间?
白章德: 我感觉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流动”项目方面的意识和行为都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和强有力的模式,还有很多发展和可探索的空间。我们应当注意观察这一方面的发展,不断地总结和吸取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学生流动”确定为此次论坛主题的原因。
我看到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流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流动项目都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针对性”的指标包括学生在合作院校范围内流动,以及院校针对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流动。例如研究德国经济的学生应该往德国的高校进行流动;研究美国历史的就应该向着美国的高校进行流动。
政府机构对于高校“学生流动”应该起到总结经验和鼓励开展的作用。总结经验即总结高校间开展学生流动的好的典型,并对之加以培育,为其创造提升的空间,这也是我们此次开展论坛的重要目的之一。鼓励是指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学生交流项目的开展,从政策上对其给予保障,进行质量的监控。另外,政府可考虑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赴海外进行交流的资助和支持。
记者:在吸引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将其引入我国高校,推进双方教育合作和交流方面,中心正在进行的以及将要着手开展的重要项目有哪些?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期达到何种规模和效应?
白章德: 中心工作的宗旨是致力于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这一方面,中心开展了职业教育项目和基地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着眼于满足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的需求。针对希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高校,中心也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2011年中心在腾冲和贵阳面向近200位高校项目负责人和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举办了两次论坛,共同探讨院校引进国外高校优质资源方面的各种问题。最近中心还正在推出通识教育课程,基于现代通识教育理念设计了国际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包括24门通识课程,内容涵盖学术英语与批判性思维、自然科学与数学、人文与艺术和社会科学等四个方面。中心将通过国际通识教育课程,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和服务。
记者: 您认为我国与国外高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还有哪些待开发和挖掘的领域?
白章德: 从国际交流的角度上来说,我国高校在很多领域都有尝试,但是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据我观察,我国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吸引来华学生方面不如西方高校做的细致和深入,在面向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和开展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科研方面,我国高校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我经常建议国内国际交流做的较好的高校走集团化的路子,高校应该与国外合作高校以及与这些高校的联盟校进行交流项目的开展。这种模式是高效率的。
就我在国外院校考察的经历,我感觉国外高校对于留学生以及本校具有国际交流经历的学生是十分重视的。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校长会为每位学生包括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学校对同时拥有本校文凭和外国院校文凭的学生会特别念出他们的名字及其所获颁的双学位的学校名字。这本身是一个信息传达的过程。此外,国外高校对于校友会的重视和建设以及维系也十分有利于它们积累人才资源,拓展高校联系网络,进而推动和促进国际交流的开展。
记者:2012年,中心将有哪些新的举措和经历哪些新的发展?
白章德: 2012年将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发展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在第17届教育展及2012中国留学论坛召开之际,我中心将喜迁新居,在改善办公环境的同时,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的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