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高等教育

传承历史 重塑辉煌——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领导访谈

作者:田文
Aa
  • -   
  •    +
记者: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其历史可追溯至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和1902年建立的“方言学堂”。今年时值武大建校120周年及建院120周年,请问学院将会举办哪些庆祝活动?

武大拥有辉煌的历史,解放前武汉国立大学与中央大学是齐名的。学院也希望通过120年校庆这一契机,回顾历史的同时能够再造辉煌。学院近年来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了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翻译学等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翻译(MTI)、学科教学(英语)等两个硕士点和一个翻译本科专业;获得了法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外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和法国语言文学特色学科。

为迎接建校120周年,学院将围绕学术、学科、学生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一是名家论坛,将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来学院讲学,内容涉及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翻译和公共外语七大类。二是将借校庆的东风,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著名校友为本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讲座,增进校友间的互动。同时,还将邀请部分校友回母校和学院参加活动。三是举办学术会议,营造氛围。例如,学院于9月底举办了“2013年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坛主题是“追踪学术前沿 创新研究思维”,具体内容包含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等最新动态研究;所从事的具体科研方向或科研课题等的最新热点研究;我国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教学、科研与指导问题研究等。

此次全国博士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及博导提供了一个开拓创新的平台,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值得一提的是,在迎校庆之际,学院的“985”精品项目—— 《大国文化心态研究》系列丛书将会于2014年元旦前后出版。

记者: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领导,您认为学院在哪些方面可以继承传统,在哪些方面又可以打破传统,开拓创新?

经过老一辈学者和教师的辛勤努力,武汉大学外语学科硕果累累,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

第一,教学、治学都很严谨。学院教师在教学中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努力为学院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例如,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以及语音、语调、词汇、文法的要求特别严格。他们会做详细的教学笔记,认真记录每位学生在发音、文法上存在的问题,并着力纠正。这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英语功底都很扎实。早年外交部来学院招录时,对我院的学生都是免考的。学院教师还善于利用英语这一工具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积极著书立说,多读书、多做学问,做到中西贯通的同时拓展了自身的视野及人文素养。

第二,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人文积淀,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多年的教学中,学院已逐渐形成了3-3-4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语教研方面的工作,30%的学生从事与外语专业相关的工作,而40%的学生则充分利用综合性院校的特色,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向其他领域充分发展。在这一理念下,我院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活跃在各个行业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第三,注重对外交流。学院一直注重对外交流,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我们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均派出七、八十位学生出国交流,是本校出国交流人数最多的学院。为进一步增强与海外高校的联合培养,学院还在全球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极大地丰富了全院师生的文化生活。

在开拓创新方面,一是进入21世纪后,我们更加注重学科建设,注重学科平台的搭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十七,较上一次评估排名上升了九位。二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称号。大学英语教学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了英语学习的个性化。2006年教育部将我校确定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2009年大学英语获评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实现了学院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此外,学院还获得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武汉大学精品课程4门。目前我们在教学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引入了很多具有商务、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教师,并鼓励学生外出选课,不断创新3-3-4的培养模式。创新还体现在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自2011年开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校按学分收费。相应地,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大量增加了公选课和通识课,努力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之路。

记者:与其他院校的英语学科相比,贵院的英语学科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又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院英语学科的学科平台较为优越,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教学上注重创新,获得了很多成绩,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当然,与其他兄弟高校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首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青年教师还很缺乏。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培养自己的青年教授;另一方面也要不拘一格,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对此,学院有六大措施,一是建立博士论文出版基金,每年资助十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二是每年选派各系青年教师赴兄弟院校听课并分享成果。三是由学校和学院出资,每年选派10位教师赴美进修、深造。四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全国各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都活跃着学院老师的身影。五是积极争取学校相关政策支持,争取引进一批亟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相关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六是竞聘制也成为学院增强师资力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记者:一个学科的建设离不开雄厚的科研力量。请您介绍一项或两项外文学院所承担的具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

学院重磅打造的985项目《大国文化心态研究》系列丛书将于2014年元旦前后隆重推出。该项目着力探讨了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崛起的文化成因及思想源泉,揭示其文化的优劣性,学习、吸收、传播人类文明的精华。该项目注重中西文化对比,强调学科交叉,糅合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倚重科学精神,倡导创新,在强调学术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制定外交、文化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成果总主编为杜青钢教授、副总主编为刘军平教授,分别涉及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六国。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学院将推出一批代表国内外前沿水平和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造就一批在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外语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也在业内极具影响力。该项目运用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学科交叉,聚合了历史学院和外语学院的优势,对15、16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文化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进行深入研究。这一项目是武汉大学的品牌,也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旗帜。

此外,还有杜青钢教授所著的《米修与虚之诗学》和刘军平教授所著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荣获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记者:您认为未来5年至10年中,外文学院将会有哪些新的规划和发展目标?

一是加大新学科的建设,继续加强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提高教师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使其拥有更多话语权并参与到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中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力争学院外语学科在下一次的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十,与武汉大学的全国排名相匹配。

二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各学科的中青年领军人物。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力争学院教师博士率要达50%,其中专业课教师博士率要达80%。

三是力争引进人才,增设新语种,例如西班牙语或韩语。

四是继续发挥武大外语编译中心的作用,增强武大教师在海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五是在“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继续加强国际交流。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