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野
《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发布 六成海归为硕士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人员总数持续增加。据相关部门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国留学市场仍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为给广大留学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服务,中国教育部于11月26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以下简称《蓝皮书》)。据悉,此次《蓝皮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就业意向以及就业现状。
《蓝皮书》由概述、留学回国人员基本特征和学业状况、就业意向、就业状况和总结五个部分组成。《蓝皮书》显示,63%的留学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30%具有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仅占6%。其中中国留学生分布在全球80个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英国是接纳中国高中和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国家,美国是接纳中国硕士毕业生最多的国家。
留学回国人员所学专业以商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集中在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与工程、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10个专业。
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岁至34岁之间,占全部留学回国人员的95%。获得学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5.53岁,硕士为26.63岁,博士为34.73岁。47.31%的留学人员为国内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占33.48%,硕士毕业后出国的仅占5.59%。
在参与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57.94%的人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寻找职业发展机会。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最受青睐的就业机构类型,其次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2013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学成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2万人,有72.38%的在外留学人员有回国发展的意愿。
影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决策涉及很多因素。国内人才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是影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驱动要素,也是直接吸引海外留学人才选择回国工作的关键因素。国家的人才政策,特别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具体优惠政策和项目,也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也是影响海外留学人员决定回国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不同形式,到国外去学习,感受不同知识体系、不同教育方式和人文环境,以提高自己作为一个国际公民的素养。在教育机会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就业机会的全球化也悄悄来临。不过,在各国移民政策以及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学成留学人员的就业选择过程要比留学过程复杂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留学生都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学习和学成的职业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明表示,《蓝皮书》是对该中心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采集的280万个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后形成的,旨在为留学人员本身提供择业决策信息。另一方面,《蓝皮书》通过分析留学回国就业人才队伍特征、就业意向以及就业状况,为留学人员、用人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第一手信息,为政府扶植和留学人员积极参与的留学回国就业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