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77期
>
正文
国培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方式创新
本文作者:
朱括
第277期
收藏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我们与北外联合举办的六届脱产置换和综合示范小学和初中英语班首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下功夫,遵循教师学习规律,创新多元、多样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学员在培训中得到越来越好的真实成长,并能将这些成长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去,成就自己和学生。
一、基于案例情境学习的解剖式
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在1991年提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脱离经验的,以文字符号编码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高级学习(复杂的、嵌于情境的、结构不良的知识)。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
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的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教师擅长的表达是运用案例的表达。以案例为载体的专题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两张皮(只有专题没有课例或只有课例没有专题)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结合大量案例。比如我们要求学员要将平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微课、反思和学科纲要编制等各带一个案例来,在培训中由专家与学员一起解剖,让学员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科学地产生与运用案例,使学员感到成长。这样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员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效。
二、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式
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概念。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概括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教师的学习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问题才有对不同意见的讨论,才能使概念不断明晰;校本教研就是要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从中提炼出研究课题;以差异推动进取,不断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挑战能力边缘,超越自我。我们要求学员带着2至3个基于教育教学经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来到课堂,与专家、同伴等一起来探讨解决方案,提升学员“提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让学员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变为课题,模拟系统研究,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同时,还要将一些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案转化成论文,固化成果。如今,培训课程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将多个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了研究,也将多个问题物化成论文,并汇集成课题集《三力提升的课题研究》和论文集《名师成长之路》等出版。
三、基于群体合作学习的互动式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教师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①指导型的合作学习,校内专家、教研员、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指导;②交流型的合作学习,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读书汇报课等;③研究型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我们在设置课程时非常注重学员的已有经验,要求学员准备讲座报告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每一位学员都能将自己教育教学的成果呈现出来,让学员在分享中得到提升。同时,我们还组建学习型组织,把原来的班级变为学习团队。我们将设计班歌、班徽、班训等,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还提出了“八大办班理念”,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学习力。比如“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每一位学员都是优秀的”“在学习过程中就看学员对班级的贡献”“让学员过一种研究型学习教学生活”等,在建设团队的同时也使学员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四、基于实践研究学习的行动式
20世纪60年代,英国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研究课程教学的主人。他的学生埃里奥和凯米斯提出,教师只有实现了从检验课程专家的假设到自己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转换,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研究者。
教师的研究是实践的研究。教师应当在实践中鉴别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迸发创造的火花,在实践中形成指导自己改进教学的经验和实践理论。我们认为,积累、反思和研究不是学习的全部。古人说:“坐着说不如起来行。”行动才是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保障行动的开展,比如课题研究、微课开发、课例展示和研课磨课。这些都增强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使学员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五、基于经验反思学习的物化式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在1987年召开的“21世纪教学管理与教师教育”大会上做了题为《促进反思性教学》的报告,最早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心理学家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我们认为学习就是积累经验、开阔视野和提升思维的过程。物化成果也是课程设置的一大关注点,这要求学员每天有心得、反思和体会,在课程结束时将这些收获整理成册,一些学员整理的成果已达到十五六万字。这些成果让学员极大提升了反思后的物化力。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老师在返岗培训期间上一节学员培训后的变化课,并在组内或学校做一个讲座,这些都让学员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培训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在培训的路上且思且行、不断创新,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培训成果最优化、学习效果集成化。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创新时代,各行各业创新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懈追求、坚持创新,才能在教育培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收获创新成果 (378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创新英语师范教育 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 (378期)
联通融合 传承创新: 国际中文教育彰显开放魅力 (377期)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究 (377期)
创新教育理念 满足个性需求——《师范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实施与改进 (376期)
闽南师范大学: 弘扬闽南文化 创新教师教育 (374期)
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中部地区崛起 (373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