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馆新推《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
本文作者: 王晓珊
近日,“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发布会暨“语言学名著译丛”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商务印书馆此次推出的“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首批出版共15种(2000-2014)。 据了解,该丛书原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聚焦一个语言学主题。丛书对应用语言学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包括“作为新兴学科的应用语言学”“语言和心理学”“语言接触和演变”“语言与科技”“语言政策和语言评估”“多语现象研究”等专题。 商务印书馆引进该丛书,邀请我国英语语言学界泰斗、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担任丛书主编,国内相关领域前沿学者为每一期撰写导读,对相关主题进行批判性评介,为读者阅读、学习、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其理论和方法对国内的母语教学及外语教学都有借鉴意义。 总绪 胡壮麟 一、刊物方针 《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以下简称《年度评论》)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简称AAAL)主办的一部书刊结合的出版物,自1980年起每年一卷,至2014年已出版34卷。该刊最初由New bury House出版社出版,自第5卷起改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延续至今。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语言研究所主任Robert B.Kaplan教授筹划第1卷《年度评论》时,邀请犹他州布里格姆-扬大学日耳曼语系RandallL.Jones教授和华盛顿大学应用语言学中心主任G.Richard Tucker教授合作主编。 编委会确定的方针有如下特点:(1)《年度评论》不是杂志,因为它一年只出一本;它又被看作是一本杂志,因为它由出版社的杂志部负责编辑、发行事务。(2)该出版物不对应用语言学做面面俱到的报道,而是对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现状进行专题评论、综述和文献式的归纳。(3)应用语言学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因此该刊重点结合双语教育、语言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四个方面进行选题。考虑到这四个学科枝叶蔓生,年刊会对一个学科的某一领域做全面的综述和评论。(4)即使上述四个学科也不是应用语言学的唯一研究领域,因为该刊遵循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所倡导的功能导向,着眼于具体应用更甚于理论。(5)所有的文章由编委会组织某一领域的专家撰写,不转载已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不采用在某个学术会议上已经宣读的论文,更不对某一部具体的学术著作进行评论。(6)《年度评论》本身应当正确面对来自不同领域实践者的认同或挑战。 二、主编更迭 三十多年来,《年度评论》的总主编大约十年更换一次。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语言研究所主任Robert B.Kaplan教授从创刊起任总主编,连续十年。Kaplan认为,应用语言学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领域的一些知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老年人学、历史学、国际关系、语言学习和教学、词典编纂学、政策研究、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公共管理、教师培训和文本生成等。此外,每一位应用语言学家都应精于计算机使用,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自第11卷起,William Grabe任主编。Grabe是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负责科研的副校长,Grabe认为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是“试图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语言相关的问题”,是一种“研究现实世界语言问题的、实践驱动的学科”。鉴于这个原因,应用语言学必然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许多其他领域。 自2001年起任总主编的是北亚利桑那大学英语系的Mary McGroarty教授。由于第一次出任主编,McGroarty邀请了美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Wilga M.Rivers为第21卷“语言和心理学”写序,题为“沿着记忆巷道的漫长旅程”。此后,McGroarty在她任期内主编了“话语和对话”(卷22)、“语言接触和演变”(卷23)、“语言教育学的进展”(卷24)和“通用语语言”(卷26)。McGroarty在第29卷“语言政策和语言评估”中邀请了著名学者Bernard Spolsky作为客座主编。 自第30卷起,总主编一职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的Charlene Polio教授担任。Polio为《年度评论》各卷确定的选题为“应用语言学专题”(卷30)、“第二语言教育研究”(卷31)、“公式化语言研究”(卷32)、和“多语现象专题”(卷33)、“研究方法专题” (卷34) 。 三、国人参与 我国大陆、港台地区和国际华人圈对《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很为重视。 台湾学者郑锦全在第7卷上发表“语言和计算机”一文。郑当时任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语言所研究员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通信研究员。另一位是台湾清华大学培养的许静芬博士,现在台湾华梵大学人文学院师资培养研究中心工作,是第28卷“威廉姆斯综合征:基因型和认知表型描述”一文的第一作者。香港教育学院语言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的李楚成(David C.S.Li)教授在第26卷上发表“作为大中华通用语的汉语”一文。在第30卷独立发表“有关传承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维度”一文的何纬芸教授,早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为Stony Brook大学应用语言学和亚洲研究专业的教授,筹建了该校多语和跨文化交际中心。在第27卷与John Flowerdew联名发表“多语制和二语写作在电子时代的关系”一文的李咏燕博士任教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教育系,其研究范围包括专业写作、多语学者的研究和发表实践、言而有据的写作、科学文章的整篇抄袭现象、在职教育等。令人瞩目的是上述境外学者与大陆高校和研究单位保持良好的学术联系,如郑锦全教授曾担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李楚成教授曾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关于中国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常见错误的纠正讲座;何纬芸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苗瑞琴副教授合作编写了“继承语之习得及其社会化”一文。 大陆学者对《年度评论》也做出了应有的反应和贡献。早在1981年《年度评论》第1卷问世后,我国学者左焕琪教授便在国内语言学权威刊物《当代语言学》上作了报道,既介绍了编者Kaplan的背景,也对该卷4个部分作了近似导读的介绍。作者当时就以敏锐的眼光指出这是“近年来美国应用语言学领域引人瞩目的新刊物”。较近的可举2012年方秀才的“程式语面面观介绍”一文,对《年度评论》第32卷从认知视角、教学应用、社会学进展和未来展望四个部分深入介绍。 行文至此,有必要提一下以Charlene Polio为首的新编委会所作的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她代表编委会聘请了我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从第31卷起任《年度评论》顾问委员会的委员。这是对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发展水平的肯定。我与王初明教授结识于1995年9月,当时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学者,他是英语系的博士生。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术问题。长江后浪推前浪,2011年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退下后,他接替了此职。王初明教授现在的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四、“商务”特色 除保留剑桥版《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的原有特色外,商务版《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有它自己的特色。 商务版《年度评论》从第20卷开始,而不是从第1卷开始。我认为商务印书馆此举着眼于让读者以更多的精力把握应用语言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我们还应该看到,《年度评论》第20卷实际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卷中,为上世纪创刊时立下汗马功劳的RobertKaplan、WilliamGrabe和G.RichardTucker分别对应用语言学和《年度评论》在二十年中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帮助读者对前20年有个总体了解,又寄厚望于这门新学科在新世纪、新千年的发展,把握前进的方向。其次,商务版《年度评论》增加了满足中国读者需求的新内容,那就是每卷都有一篇1.5万字左右的中文导读。这便于帮助读者掌握每卷的基本内容和背景材料,特别是汉语界的教师,研究者和学生。 参与此任务的导读作者有国内外语界著名学者,也有新生代的中青年学者。对各位作者的努力我在此谨表谢意。导读初稿完成后均由上海复旦大学朱永生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田贵森教授分别先行审读。对两位教授退休后仍能不辞辛苦、鼎力相助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由于《年度评论》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各卷原版的体例不全相同,而各位导读作者的学术生涯也不尽相同,我们对导读编写体例上只作大致要求,不强调绝对统一。总的印象是,每位导读作者对本卷各章内容都能做提纲挈领的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抓住要点,这是共同的优点。导读作者各自的特色则表现在:(1)能在正文之前对本卷的总主编、客座编辑作介绍,并对总主编的引言深入分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对本卷主题进行了解释;(3)对有关主题在20世纪的研究状况或《年度评论》已经发表过的专辑作必要回顾;(4)对每卷论文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其特点;(5)坦率指出某卷内容的不足之处;(6)结合国内现状进行讨论,并进行反思;(7)在讨论中,引入当代先进理论;(8)向我国学界和领导部门提出今后有待深入展开研究的问题。 再次感谢各位导读作者,以及永生教授和贵森教授的共同努力,使本项艰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祝贺商务版《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正式出版;祝愿商务印书馆今后在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等领域为外语教育界和学术界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