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83期
>
正文
典籍翻译:立足本土 融合中西
本文作者:
21ST
第283期
收藏
近几年来,围绕典籍翻译的相关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比如翻译主体的文化立场、翻译策略与方法、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传播路径和社会反响等,一直是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面对多元的声音,我们应着重思考和探索:如何通过恰当翻译,传承中华典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何利用中国古典文论和译学思想资源,同时借鉴西方译论,建设典籍翻译理论?如何通过客观、中肯的翻译批评,提高典籍翻译的质量?
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和谐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典籍翻译均以西方汉学家为主导力量,他们对传播中国文化功不可没。如今,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共同目的,越来越多的中国翻译家和海外华裔学者主动译介中华典籍,他们正努力改变着以往以单向为主的典籍翻译模式。
20世纪末,由国家规划并组织实施的《大中华文库》翻译出版工程,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介中华典籍精品,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大工程和具体举措,体现了翻译活动的历史使命感。当前,典籍翻译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准确理解并恰切揭示原作的深刻内涵。在这方面,中国翻译家更容易把握古代先哲的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审美观。相比之下,西方汉学家则具有天然的目标语语言优势。因此,为了使译文内容更加忠实原典,同时更具可读性,我们既要大力加强对译出实践的投入和研究,又要争取异域文化背景的汉学家加盟,谋求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突出人文 时代转换 中西融通
任何一个文化大国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时,均以本土翻译现象和本国翻译经验作为最基本的例证材料,这是产生原创性译学原理的最珍贵资源。
中国古典文论呈现出整体、直觉妙悟的思维方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和具体语境中品味文本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特色和优势,值得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吸收西方译论擅长逻辑思辨的特点,并在现代语境下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文论的某些论断,激活其跨越时空的潜在价值,构建感性、知性、诗性和理性并存的典籍翻译理论,从而促进译论形态的多样化。
中西译学理论是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但其中也有人类理性认识的某些相似与共通之处。要以固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从西方译论中吸取养分,寻找相关范畴和命题,通过创造性整合,构建有中国古典译学理论资源参与的典籍翻译理论。
我们既不能奉“西学”为圭臬,也不能以“中学”排斥“西学”,而是既要突出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又不刻意抹杀翻译活动的普遍性特征。中西融通就是要克服这些片面性和偏颇之处,将中国传统译论擅长综合感悟与西方译论擅长逻辑推理的特点相结合。
多元互补 中肯批评 参照互鉴
中华典籍博大精深,有很大的阐释空间,需要一代又一代译者不断挖掘其深意。目前,典籍复译现象很普遍,这无疑有助于形成译本多元互补的局面。无论是历时性复译还是共时性复译,都需要译者对典籍原作有更加透彻深入的理解。典籍复译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包括理解有新意、风格有新貌、语言有新风。好的复译本赋予原作以新的活力、新的生命。
在当今商业气息浓厚的市场环境下,典籍复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粗制滥造,甚至或多或少的抄袭剽窃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翻译批评就要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翻译批评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译作与原作的对比,还应包括翻译过程、翻译效果、传播语境、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尤其应着重分析接受者因素对典籍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探索如何用通俗流畅的现代英语传译晦涩难懂、年代久远的中华典籍。
此外,批评者还要借鉴哲学、美学、阐释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一种具有理论依托、跨学科视野、动态开放的批评机制,在参照互鉴中促进典籍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柏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教材开发探索 (383期)
体认翻译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译论 (379期)
联通融合 传承创新: 国际中文教育彰显开放魅力 (377期)
以小见大:探寻跨文化翻译交流的本质 (376期)
在翻译与研究之间——吴笛教授的跨界探索 (374期)
《认知翻译学》: 以语言认知理论展开翻译认知研究 (373期)
发掘文学典籍在文化观念意义上的深层价值 ——记“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丛书 (372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