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流浪地球》火爆 带动科幻小说热卖——中国科幻文学距离国际读者有多远?

本文作者: 王晓珊
今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火了!这部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由郭帆导演,吴京、屈楚萧、李光洁等出演的科幻冒险电影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部现象级大片。

《人民日报》发文为《流浪地球》点赞: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新华社》也发文称赞该片: “中国科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而这也可能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纽约时报》评论说,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到来”。

近日, 《流浪地球》还传来一个喜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电视网络提供商N etflix已经买下《流浪地球》的播放权,N etflix将为这部影片做28种语言翻译,与全球各地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见面。

中国科幻文学:从翻译到原创

与电影一起火起来的还有《流浪地球》原著。据悉,春节期间, 《流浪地球》小说卖出十余万册,刘慈欣最著名的代表作——《三体》更是高居销售榜单榜首。京东数据显示,2019年科幻小说销售前5名中,刘慈欣的作品独占4席,其中《流浪地球》大年初一的销量就超过电影上映前一个月的平均日销量。电影的大火,直接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传播,仿若一夜春雨,中国科幻文学的土壤爆发新绿点点。

据了解,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出现于晚清,随着西方科学文化思潮进入中国。相关资料显示,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科幻小说是1900年翻译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经典之作《八十日环游记》。从此,科幻文学登上中国舞台,通过奇幻的故事情节来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一出现就得到许多进步人士的推崇,表现出当时仁人志士希冀通过科幻小说来推动社会变革的愿望。1902和1903年,梁启超分别翻译了《世界末日记》和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1903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翻译了《月界旅行》。从1900年到1919年,有40多种西方科幻小说被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民众。

1904年,署名为“荒江钓叟”的作者创作了中国第一篇原创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1932年,老舍提笔写下了自己唯一一部科幻小说《猫城记》。1954年,郑文光创作的《从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科幻小说,之后的《火星建设者》获得了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小说大奖。

到了80年代初期,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科幻小说频繁出现在《人民文学》 《北京文学》 《当代》等重要文学期刊上,叶永烈、郑文光、童恩正、刘兴诗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四大金刚”,叶永烈还于1980年当选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 SF)亚洲地区的唯一理事。

90年代起,科幻翻译与创作均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科幻小说翻译进入了新纪元。据统计,2010至2014年共计出版科幻小说译著276部,并出现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翻译作品。同时,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也日趋成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新生代科幻作家,如星河、韩松、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等。

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海外输出,现在可以查到的最早记录是1964年由Jam es E. D ew 翻译成英文的老舍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但最初的翻译非常零散,并没有形成规模。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科幻小说的外译才日渐增多。据统计,2000年之后中国科幻小说被翻译成英文的作品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特别是2010年之后,仅2010-2015年的5年间已有67部,几乎是之前40年总和的5倍。除英文外,一些优秀科幻小说还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日语等语言,各语种小说译本共计百余部。

从2012年起,中国科幻小说开始受到国际科幻界的频频关注与认可。在第二届“科幻奇幻翻译奖” (旨在奖励每一年度由其他语言翻译成英文的优秀科幻奇幻小说)评选中,大陆科幻作家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获得短篇类奖项。2013年香港作家董启章的《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获得第三届“科幻奇幻翻译奖”长篇类奖项。也是从这一年起,知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定期发表一篇中国科幻小说的英文翻译。2014年11月,全球知名科幻类文学出版社之一托尔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刘慈欣创作、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第一部,上市三个月内,全球销量已超2万册,位列“2014年度全美百佳图书榜”,刘慈欣也凭这部作品于2015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和星云奖,成为首个斩获双奖的亚洲作家。紧接着,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三体》和《北京折叠》的先后获奖使科幻文学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曝光和关注。

科幻文学走向国际:翻译功不可没

随着刘慈欣、郝景芳等人的科幻小说强势走进国际科幻界,尤其是近日来伴随着《流浪地球》的大热,很多科幻界人士认为,中国科幻似乎终于迎来了它渴望已久的认可。

不过,众所周知,中文作品要被其他语种的读者所接受与喜爱,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刘慈欣就曾在获奖后毫不掩饰对译者刘宇昆的高度认可,并直言: “此次奖项可以说是我和刘宇昆共同获得的。”

据了解,刘宇昆为70后,少年时代跟随家人移民美国,后考入哈佛大学主修英美文学和法学,并选修计算机。他在自己进行科幻创作的同时,还大量翻译华语科幻作家的小说,其中包括刘慈欣的《三体》第1和第3部,以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他的西方精英教育背景、中文水平和科幻文学修养,让他得以深刻地理解华语科幻的精髓和气质。

刘宇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翻译的灵魂是理解作者的声音。 “在我看来,把故事讲出来、情节说清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作者独特的声音是很难被翻译出来的。我在翻译作品时经常思考,如何把刘慈欣那种宏大的气派翻译出来,如何把郝景芳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独特的视角翻译出来,这些隐含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刘宇昆说。

英语翻译界的专家认为,对科幻小说的翻译,特别是中译英的科幻翻译进行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本土科幻小说的发展,帮助其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从事中英、英中科幻小说的翻译与研究工作的浙江大学郭建中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科幻文学翻译和理论家,曾于1991年荣获得世界科幻小说卡佩克翻译奖。他提出,科幻小说翻译应具备文学性、科学性及通俗性三个标准。郭建中认为,对科幻文学翻译者来说,文学性是第一位的,因为科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但是如果译者缺乏科学知识,则会译得漏洞百出。同时,译文必须通俗易懂、流畅通顺。

上海电力学院孙欲晓副教授认为,中国科幻小说的英译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首先,科幻小说译者应该具备和经典小说译者同样的素质:即优良的双语基础和广博的背景知识。其次,译者必须有很强的汉语领悟力和洞察力,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英文写作功底,在背景知识方面尤其需要熟悉掌握科学知识。

经过百年历程和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流浪地球》开启奔向国际的新征程,中国科幻文学还需要更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需要更多能保持创作水准的作家和翻译水准的译者的积极参与,中国科幻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