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主办的“凝聚·创新·提升 2020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云研讨”于8月19日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是外研社开展线上研讨会的一次积极尝试。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外语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会议通过课标组专家高端引领、知名教研员教学指导、一流名师教研模式解读,助力新学期课堂教学,促进新时代教师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小、初、高英语教研员,一线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教学从业者参加了这场基础外语教育教学领域的线上盛会。
外研社王勇副总编辑为云研讨致开幕辞。他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外研社作为学术性、教育性出版机构,为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事业承担了应尽的责任。他高度称赞了作为教育战线中坚力量的老师们在这场战斗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希望各位老师通过聆听专家指导、学习创新模式,更新理念、借鉴经验,全面提升教学素养。
主旨报告:从理论高度指导教师专业发展
深入教学一线的课标组专家张连仲教授首先就外语教育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阐述了英语教师需要提升的“立德树人的追求”“理性思考能力”“开放的心态”等十项素养和能力,详细介绍了两个教师能力模型。
张连仲指出,成长中的外语教师应对外语教育新形势、新理念和具体改革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理性判断,并对小、初、高各学段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最后,他从词汇、语法、语音、词块、阅读等方面介绍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并回答了教师提问。
专题报告:为课堂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教学指导经验丰富的广西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李陆桂,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李留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全国优秀外语教师陈春晖分别从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单元—环节—课时”三维目标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教师自身核心素养进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陆桂老师指出,理想的英语课堂要有英语味道,体现英语学科特点,问题引领、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所谓英语课的味道就是安全感、成就感和加速度。他还用实例讲解了教师应如何淬炼英语教学艺术。
李留建老师紧贴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彷徨”、新修订课标的“率先求变”、新修订教材的“顺势而变”和授课教师的“随机应变”,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发展。
陈春晖老师以阅读教学为例思考了如何提升教师的能力,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的观点,并提出教师需要关注文本分析,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
经验分享:结合一线实践探讨教学策略
随后,校本教研成绩突出的江苏省天一中学英语学科中心主任、无锡市教学能手张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校长助理、全国外国语学校优秀外语教师刘妍芳,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英语教师、北京市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江波,北京四中原英语教研组长、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数字电视高考备考节目主讲人的李俊和老师现身说法,分小、初、高三个学段,就核心素养落实、精品课打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高三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方法等内容做了精彩分享。
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张洁老师进行了创设情境、知情融合,广泛阅读、问题导向,大胆放手、自主阅读等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刘妍芳老师就如何打磨精品课详细分享了建立研究共同体、精品重塑四部曲、反思剖析三追问等三个策略;江波老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指出了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目前存在的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李俊和老师立足2021年高考和高三英语总复习,分享了多个阅读和写作训练策略。
研讨结束后,许多老师留言表示在研讨会上收获满满,希望外研社能多组织此类研讨活动,助推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