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上午好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重新审视教材功能 灵活处理教学顺序

本文作者: 盛霏
  编者按:在当今社会,学生接受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教材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功能随资讯的发达而日益弱化,外语课程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人们开始重新研究和审视教材的功能。本文试图从分析教材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上海版牛津教材在教学上整体使用的可能性,旨在点明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的功能,既不否认教材的积极作用,也不盲目地崇拜教材;教师应学会超越教材的知识功能,强调其所具有的智慧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

  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和网上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本文的教材仅指中学英语教科书。

  一直以来,人们把教材理解为“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材料”。人们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外乎向学生传授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神圣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因而也得到了确认。然而,随着外语课程的发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

  教材的功能综论

  基础教育阶段教材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两方面,即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力图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数量巨大的知识予以精炼概括,并以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方法;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工具,教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展示知识获得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并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学习发展到创新。由此可见,教材基本上发挥着如下两种功能,即教材的知识功能和教材的智慧功能。

  1.教材功能的知识观

  基于知识功能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教学的目的,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这种观念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常常表现为“教教材”。由于承认教材知识的经典性和权威性,不注重学生智慧和能力的发展,教材的知识功能观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质疑、求异、乃至创新的可能性。

  2.教材功能的智慧观

  虽然教材智慧观并不否认对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但与知识观不同的是,教材智慧观视教材呈现的知识为研究与思考的材料,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教材智慧观倡导用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建构起教与学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运用和拓宽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用教材教”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目前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材功能观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观。在其指导下,教材被视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材料,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有限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能力的形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主导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1.统编教材注重教材功能的知识观

  目前还在上海市部分中学使用的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统编教材更多地倾向于知识观的教材功能。该教材以结构—功能为编写体系,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虽然教材的每个单元也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各个部分内容之间彼此都是相互孤立、没有联系的。因此,统编教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换言之,如果要创造性地使用或改编教材,教师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跨越教材内容编排的既定顺序,即对话(dialogue)—听力(listening)—阅读(reading )—写作(guided writing),这几个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教师如果不执行事先约定的教学计划,此后的教学便如无本之木,根本无法进行。

  2.牛津教材旨在构建教材功能的“智慧观”

  牛津教材作为引进版教材在上海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其基本立足点是:将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教学过程的体验,帮助学生将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运用于任务型的交际活动中,让他们以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作为学习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广阔的知识体系。因此从教材的功能角度来说,牛津教材旨在超越传统的教材“知识观”,希望构建教材的“智慧观”。这套基于新理念编写的教材不仅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可能,而且为教师科学地增减教材内容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3.牛津教材在编写体系上方便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顺序

  编写体系上,教材以“building blocks”(模块建筑体系)为划分单元,采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模式;整套教材以话题为核心,贯穿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学习;每个单元都以同一话题为主线串连起听、说、读、写活动,既确保了内容上的连贯性、协调性,又兼顾了教学上的侧重性和灵活性。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同一个话题为串连线索,不存在内容发生的先后因果关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需拘泥于教材编排上的既定顺序,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出发,灵活而合理地把握教材。而且,牛津教材以Debbie和Simon两人作为贯穿整套教材的主线来展开不同的话题,更增添了话题间的衔接性和协调性。

  4.教学方法上,牛津教材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只是一种教学的原则或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用英语去做事”。通过任务型活动,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中运用语言,真正做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要立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5.牛津教材强调教师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

  牛津英语教材在教学中,非常强调教师本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如教师用书的每个单元开头都有一个overall, 即对本单元内容的统览,其目的在于为教师整体地、合理地、创造性地把握章节内容提供参考的平台。

  教材使用的实例

  以牛津教材高一英语下册第五单元课文Job Hunter为例,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1.用听力材料导入教学

  教师可将More language input部分的听力材料作为教学导入内容。首先设计问题“What factors are you concerned about when applying for a position?”随后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出学生的不同见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录音来了解专家的建议。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选择听力材料作为课文的导读,一是因为材料本身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可以帮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阅读活动,提前汲取相关的背景知识。

  2.实现听力、写作以及more language input三者的有机结合

  听力部分的纠错练习实际上变相地为学生提供了求职信的通用格式,所以在结束这部分的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写作部分的表格,针对应聘信的结构向学生提问。当然,提问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反思所做的练习归纳写求职信的要领。最后,为了巩固求职信的写作技巧,教师可布置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并撰写一封求职应聘信。这一系列的教材内容重组活动,不仅达到了听、读、写等课堂活动的完美结合,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教师历来对教材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很少敢于质疑教材的权威性,更不用说对教材进行重组或删减。其实,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教材都不是专门为某一特定的学习群体而编写的,教材与实际的教学之间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鉴于此,教师必须学会正确地把握教材的功能,既不能否认教材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盲目地崇拜教材,永远停留在教材的知识层面上,以至于不断地重复“灌输”。教师应该学会超越教材的知识功能,强调教材所赋予的智慧功能,学会了解自己的课堂、了解自己的学生。此外,教师还应一切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更适宜的课堂参与和语言实践的机会为出发点,坚持采用课堂交际模式,学会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择并使用教材,从而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

  作者简介:盛霏,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英语教师,中教一级。曾获上海市浦东新区“基金杯”英语教学竞赛二等奖,区级课题“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及管理策略研究”三等奖。

  征稿信箱:shaojinrong@21stcentury.com.cn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