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歌唱带电的思想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徐小平: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著名出国留学咨询专家、签证咨询专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于北大;1987年赴美留学,后定居加拿大;1995年底回国,参与创建新东方学校,并主持出国留学咨询工作。出版著作包括《美国签证哲学》《美国留学天问》《图穷对话录》《黄金是怎样炼成的》《骑驴找马》《邮箱里的灯光》。2003年,由中央统战部推荐,获国家六部委联合评选并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酒店茶座里见到的徐小平与传说中的那位“时刻加足马力的徐老师”实在有些距离。这个平日里语速飞快、声调昂扬、兴之所致还会手舞足蹈的“新东方之叔”细眯着双眼,嘴角习惯性地漾开一丝笑意,面带倦意地斜靠在沙发上。 三天前,他还在纽约考察当地大学的教育情况;两天前,他已匆匆步出北京机场,来不及调整时差,赶往新东方接受网络视频咨询,接着他又赶往一家电台录制节目。在公众面前,在学生眼里,徐小平就像高速运转的电子,周身充满了能量。然而,当镁光灯熄灭、观众散去,积压已久的劳累感便开始侵袭这个中年人的每一个细胞。喉咙开始干涩充血、双腿像灌了铅般笨拙不堪,不想说话,只想倒头好好睡上一觉。 一夜的休憩是短暂的。当新的一天来临,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漫淹进屋的时候,徐小平又开始积蓄能量“重蹈覆辙”,他说他已迷恋上这种生活,“累并快乐着”似乎是他的宿命。 1995年11月的一天,徐小平孤身走在温哥华的一条林荫道上,感到从未有过的释然。当整座城市都在为圣诞节的到来酝酿激情的时候,这个已近不惑之年的中国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 就在几天前,当俞敏洪飞抵温哥华机场,拎着行李、风尘仆仆地走向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郁郁寡欢,寻不到人生方向的社区学校的音乐教师;可是,在与这位昔日知己长达几日的叙谈之后,他幡然猛醒,久淤心中的激情一触即发。他坚定地认为加拿大不是他寻梦的理想地,他的“天堂”在北京,他的未来在“新东方”。 想到“新东方”,想到“北京”,徐小平有些兴奋,步履越发轻盈起来。走在林荫道的纵深处,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徐小平的眼前轻轻划过。这颇有寓意的一幕顿时令他心生感触:掐指一算,来加拿大已足足七年,就像婚姻会遭遇“七年之痒”,他似乎也对这个枫叶之国失去了以往的留恋,最关键的是,当初因为“走投无路”凭借音乐这一专业背景踏上出国之路的徐小平,早已无法在音符里重拾激情。 终于有一天,俞敏洪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扇天窗意外地开启,他徐小平已迫不及待地想要攀上去,透口气,看看外面的风景。 徐小平说他和音乐之间是个“美丽的误会”。说“美丽”,是因为音乐就似一叶桨橹,将他原本黯淡的少年生活划出一圈圈美丽的涟漪。当第一次在邻居家听见小提琴的乐声时,徐小平便立刻迷恋上这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小学时,他师从当地的音乐教师学习小提琴、手风琴和二胡,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县文工团,主攻手风琴的演奏。 在文工团的日子越久,徐小平越感到一种“不自在”。当手中的乐器从幼年时的“精神伴侣”转而成为“用于生存”的工具时,那原本清脆悦耳的旋律好像也失却了感动人的力量。不仅如此,文工团对于演奏技巧的过高要求也令他对乐器产生了抵触情绪。 幸好,徐小平还可以在书里寻找快乐。他开始迷恋上唐诗、后来又背诵《古文观止》,远古的美文佳句常常让他忘记了现实,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颌下一抹长髯、宽袍广袖、把酒抚琴的文人骚客。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去离家较近的泰兴师范学院,去图书馆借阅鲁迅、泰戈尔和托尔斯泰的著作。在大家的文字里,徐小平收获了丰厚的精神食粮,也坚定了改变现状的勇气。1978年,峰回路转。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纸招生简章让徐小平看到了一丝希望。是年5月,他报考了该校的音乐理论专业,在两轮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扣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尽管“幸运”地踏进音乐学院的大门,徐小平却没有在这座象牙塔里寻找到一种渴望已久的激情,因为“盲目”地选择了学习音乐,他在“痛苦中煎熬了五年”。“在音乐学院里我渐渐发现音乐理论并非我的擅长。我喜欢创作,不喜欢钻研既定的理论。不想成为音乐大家却被迫与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谭盾和叶小刚等了不起的音乐天才一起学习生活,那种滋味很不好受。”徐小平如是说。 音乐学院的五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徐小平还潜心学习英语。“出国在当时是很多音乐学院学生的梦想,学校里,英语学习的气氛非常浓厚。平时,在修习学校开设的公共英语课之外,我还试着通过写英文日记和与舍友用英文对话练习写作和口语。大学五年里,我自学了一本名为Essential English的四册教材,积累了大量的英文词汇和句式,熟悉了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到了大四,“倍感压抑”的徐小平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家园”,那就是北大。每周,他都要抽出时间到北大中文系做旁听生,严家炎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的文学现代史等课程最令他着迷。 1983年,临近毕业,徐小平放弃了文化部和音像出版社的工作机会,选择了他的“精神家园”北大,成为该校艺术教研室的一名音乐老师,而后又被调入团委。在北大的头三年,徐小平一直保持着“亢奋”的状态,他编排戏剧、创作校园歌曲、策划大型演出,除此之外,在这段时间里他还结识了很多在北大“寻梦”的有志青年,这其中就包括俞敏洪和王强。 在北大的第四年,徐小平逐渐从“亢奋”的状态中冷静下来,可以预见的发展道路和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令他又一次陷入“彷徨”中。“如果继续在北大团委工作,我将来很有可能会沿着仕途的道路走下去,但这不是我的理想,也非我的擅长。当然,我也考虑过走学术道路,但也失败了,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迷茫中,我毅然决定出国。”徐小平说。 决心一下,徐小平便开始付诸行动,他在北大英语系报名参加了托福培训班,最终以600多分的托福成绩和专业背景被美国一所高校的音乐系录取。 两只皮箱一个梦 1987年年底,踌躇满志的徐小平怀揣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崇敬,拎着两只皮箱登上了飞往旧金山的航班。在美国,离乡背井的孤寂和昂贵的生活开销让徐小平对向往已久的留学生活有些失望。1988年,徐小平转学到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那所大学给了他全额奖学金,另一方面转学也可以让他与同在该所学校读书的妻子团聚。 1989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徐小平顺利获得了加国音乐教师执照,成为温哥华一所社区学校的音乐老师。生活是稳定而富足了,但徐小平的心却再一次被一种空虚而失落的感觉击中。 “当初,出国只是想改变一下生活状态,至于为什么要出国、出国后方向在哪里全无考虑。异乡有谋生的职业,但没有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找不到自己的前途。那是我在加拿大最低潮的时刻。”徐小平说。 1993年,徐小平开始尝试为自己设计人生,他曾回国创办音乐制作公司,但没有成功。“仓惶离开”北京回到温哥华,他申请了一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负责客户服务。尽管找寻到一些自信,但他仍不甘心“生命就这样被消磨掉”,他想要追求一种激情的生活——一种并不安分的生活。所幸,这时,在两年前成功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出现在徐小平的面前。 当时,他正在温哥华考察当地的教育情况,顺便看望他这位北大时的老友。在几日的促膝谈心中,俞敏洪向徐小平描述了创业的经过和新东方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并诚挚地邀请他加盟。那几日,徐小平异常兴奋,只感到一阵热流在心里涌动。很快,他便决定再次回国,加盟新东方。 寻梦“新东方” 1995年年底,徐小平回到北京。当时,“新东方”的办公条件远不如现在,办公室四面漏风,冬天寒冷、夏天闷热。尽管工作环境无法与原先的律师所相比,但徐小平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凭借多年国外生活经历和对移民和留学政策的了解,徐小平在新东方首次推出留学指导服务。在最初阶段,徐小平为学员提供咨询帮助他们选择学校、如何通过签证面试。在这段时间,他主要帮助学员解决留学“无方法”的问题。 “在90年代后期,中国学生被拒签,很多是因为不具备口语能力、不能自信地用英语和签证官交流、沟通、甚至辩论。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缺乏面试技巧而被拒签。”徐小平说。 1998年,结合所接触的案例,徐小平撰写了《美国签证哲学》,以期指导更多的人在走出国门之前学会与美国文化进行深层次沟通,1999年,他的另一作品《美国留学天问》出版发行。2000年,就在将莘莘学子送出国门的同时,徐小平开始考虑,并提出“彩虹计划”和“中国机会论”,倡导留学生回国创业。 随着与学员沟通的深入和案例的积累,徐小平逐渐发现很多学生的出国选择十分盲目,提供细节性的留学指导已远远不够,留学过程中存在的“无设计”和“无意识”比“无方法”更具“致命性”。一位名牌大学统计学系的女生,想要到美国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徐小平问她将来想做什么,她回答要到世界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去当高级咨询员。“这个女生将来要去麦肯锡公司当咨询员,必须要有美国著名大学的MBA文凭;而要获得美国名校的MBA,一定要有3年到5年的工作经验;要想获得工作经验,我认为中国学生最快的方法,就是毕业以后立即在国内参加工作。而这位女生的选择却是先出国留学,把时间浪费在她不想学的统计学上。对她来说,非要出国,就是留学‘无意识’了,她应该在国内继续积累工作经验。”徐小平说道。 2001年年底,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留学无意识”的状态中“觉醒”,徐小平从接触过的几千个案例中精选了24个,撰写成详实而生动的故事,编撰了一本名为《图穷对话录》的励志书。该书一经面市就引起了轰动,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共收到上万封读者来信。2003年、2004年徐小平又相继出版了类似著作如《黄金是怎样炼成的》《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线图》和《邮箱里的灯光》。 如今,徐小平忙碌依旧,最繁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8位前来咨询的新东方学员,除此之外,他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接受媒体采访,宣传他的人生设计理论。徐小平说他崇拜惠特曼,因为这个美国诗人曾站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大声歌唱“带电的人体”;他说他也要歌唱,歌唱“带电的思想”。为了这一理想,他已跋涉了10年,而且,还将继续……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