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建立语料库 辅助词汇教学
本文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杨玲
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本版文章提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小型语料库,转变被动记忆词汇的学习态度,从而突破词汇习得瓶颈的做法,值得其他教师尝试与借鉴。 编者按:本文从回顾语料库在词汇研究中的贡献入手,首先介绍了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成果,以及对词汇结构描述和教学大纲设计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建立有关构词法规则的小型语料库,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词汇习得瓶颈的设想。最后,在具体分析建立这种小型语料库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后,作者对学生自主建立语料库辅助教学可达到的效果做了乐观的设想。 语料库作为语言学研究手段,为描述和分析语言提供语料资源,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即语料库语言学。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语料库语言学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语料库的数据资源对语言进行研究;二是以语料库的数据为基础“对现行的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理论”(顾曰国,2000)。从语料库的发展历史来看,前者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成果也大多被用于描述语言结构和指导语言教学。 无论是用来描述语言还是辅助教学,语料库最大的贡献都体现在有关形态学和词汇学的领域内,以至于现在“几乎无人相信在没有语料库辅助的情况下可能完成任何准确完善的词汇研究”(Graeme Kennedy,2000:91)。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型综合性语料库和中小型特殊目的语料库不断涌现,如the Brown Corpus, the LOB Corpus, the London-Lund Corpus等,对词汇教学的指导功能已从原来的一维转向多维。 以下,笔者谈谈如何通过自行建立小型语料库来促进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 语料库发展历史回顾 早期的语料库建设对词汇研究的辅助作用比较单一,几乎都集中在词典编纂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以语料收集的方式作为编写字典的前期准备。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就是这样一部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的词典。 1.大规模建立语料库的时代背景 自20世纪20年代起,由于北美移民潮的涌起和英国殖民地的统治需要,英语教学对语料库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运用语料库进行词频统计以辅助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修正。在此背景下,以人工词频统计为主的语料库建设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Thorndike)、洛奇Lodge和美国语言学家韦斯特(Michael West)等人。 2. 著名的大型语料库列举 Thorndike (1921)在没有计算机的帮助下,靠人力建立了450万词的语料库,为20世纪30年代的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打下了最初基础。他的成果进一步发展,于1944年扩大至1800万词,同时出版了The Teacher’s Wordbook of 30,000 Words (Thorndike & Lodge, 1944)。 其后Michael West在他们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完善了新的语料库,并推出了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1953)一书。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语料库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世界著名的大型语料库,如the Birmingham Corpus, the Brown Corpus, the LOB Corpus, the Wellington Corpus, the American Heritage Corpus等在词汇结构描述和频率统计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存储和检索上相对于人力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后来的这些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大型语料库中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研究者可以在同样的语料素材基础上,针对不同目的建立各种子系统以便更好地被运用于词汇描写。如the LOB Corpus中包括针对学术性语篇和小说类语篇的文体特色不同进行的实词对比;the London-Lund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 统计了一些一词多义现象和它们的使用情况;其他一些大型语料库如the Birmingham Corpus和 the Brown Corpus都对英语中常见的短语和习语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成果可以被用于其他的语言研究项目,如形位结构分析(Renouf & Sinclair,1991) 和语篇衔接分析(Nattinger & De Carrico 1992)等等。 3.英语新词汇语料库 除了上述大型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外,一些中小规模的语料库对于词汇教学也带来了相当的裨益。其中成就比较显著的是英国语料库语言学家雷诺夫(Antoinette Renouf)建立的250万词的英语新词汇语料库。他将语料选取范围确定在1993年3月出版的伦敦《时代报》上。经过他的研究,共有5374个未被权威字典收录的新词汇,其中337个出现了不止一次。Renouf又以1994年1月至3月出版的《独立报》为基础,再次建立了新词汇语料库,并从11699个词当中挑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编入教学手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虽然这些成果并未全部转化到教学实践当中,但它们确实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统计信息,为教学大纲的设计奠定了实证研究基础。而这些又可以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巨大的启示。 自主建立小型语料库 当谈到语料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现有的语料库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作为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和参照。这种方式的受益者主要是一些没有什么词汇基础的初学者,因为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从而建立自己最基本的词汇储备以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而对于高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量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阶段,让他们利用语料库的资源学习使用频率中等的词汇无异于扔给他们一本字典,让他们靠死记硬背扩充词汇。早有研究证明这样的方法不符合认知规律,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运用语料库方式,即由学生主动参予建立小型的目标单一的语料库,并在此过程中结合词汇学课程的教学,促使他们了解英语词汇的结构,组成方式和构词法原理,帮助他们打破瓶颈,大幅度提升词汇量。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语料库的规模、来源和目标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自主建立的语料库只能是小型语料库。为了使语料库中的信息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并可以在今后用做比较研究,就需要将规模要求和语料来源控制与建库的目标结合起来考察。 笔者认为学生自主建库的目的是为了加深他们对英语单词构词法的理解以帮助他们用更灵活有效的方式拓展词汇量,所收集语料今后也是用做分析构词法规则的使用,因此可以参考Renouf建立新词汇语料库的方法,以某英语报纸或杂志为语料来源,在向学生介绍了构词法的基本规则之后,由他们来收集应用了这些规则的词汇,并从中统计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缀、词根等语素。 例如以某一个月的《中国日报》英文版为词汇搜索范围,每个学生分配一定的阅读量,收集整理其中出现的复合词、派生词和转类词。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由教师负责提供语料来源或指导语料获取,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来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检查和组织讨论以保证收集过程中没有遗漏现象。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对语料来源的处理如果不完整,将会严重地影响今后统计结果的信度。不仅如此,这一工作还必须在收集之初就同时开展,因为靠查漏补缺和二次返工来保证完整性将使收集工作变得事倍功半。 2. 语料收集和存储的方式 虽然计算机技术现在已成为建立语料库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但早期的语料库一直使用的是人工收集整理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料收集至少有两种不同手段,使用哪种同样应该取决于建库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构词法知识辩识和理解生词的新认知模式,我们应该将语料的收集过程视作自主学习的主体部分,以人工方式为主来完成。这样也便于教师检查和了解学生对构词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这样的方法效率不是很高,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任务量来控制。 根据笔者的统计,收集《中国日报》英文版上一篇500个左右单词的政治性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复合词、派生词和转类词(包括查生词和记录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那么一个本科三年级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收集一至两份报纸上的同类语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任务量分配。 因为以人工方式进行语料收集工作量巨大,所以必须由集体合作来完成,那么30个人左右的班级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对一个月的报纸(语料来源总量)的语料收集工作。虽然收集工作是靠人工完成的,但收集后的原始数据必须由计算机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否则便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完整的语料库。 为了保证最后的计算机加工整理顺利进行,在收集阶段要提醒学生注意标明语料的出处和报道的标题,语料样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或者至少有完整的语境以确保语料的可利用性。 3. 给语料建立完善的标签 目前国际通用的大型语料库的标记检索软件主要有1980年完成的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系统和它的子系统Text Encoding Initiative (Sperberg-McQueen & Burnard, 1994),它们保证了电子语料文本中的原文和注解不会在检索时发生混淆,后者还可以应用于多语言的语料库。对于本文中提出的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的小型语料库来说,在建立之初尚不能立即应用于语言研究,而且建库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构词法规则,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检索软件,而是要给每一条语料建立完善的标签(tag),从而保证今后如果应用于研究可以顺利检索到所需信息。 由于所收集的语料以研究构词法为最终目标,所以给语料做标记时应该以语素为单位,而不是单词。例如以-y结尾的派生词,除了基本的出处、段落、引用、标题等标签外,至少还应该有词类、词基、语体风格等项目。复杂一些的词缀还需要有形位变体和读音变化等标签。当然有的标签可以在后期的整理过程中再统一补充添加,这样可以减少收集时的工作量。为了保证标签的完成,教师在布置收集任务之前就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包括标签的数量、形式、符号等问题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 语料库辅助教学的效果 本文在前半部分主要简单回顾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近况,尤其是在建立语料库辅助外语教学方面取得的前期理论和后期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结合词汇学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建立有关构词法规则的小型语料库,变被动记忆为主动学习,突破词汇习得瓶颈的设想,并分析了建立这样的小型语料库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改变被动记忆单词的认知模式,培养他们利用构词法知识主动扩充词汇量的良好学习方法。 2. 增加阅读量 通过收集和整理语料,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文体特征,例如,新闻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自创复合词,并经常有源自短语的复合词做前置定语。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合作建立语料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可以让下一届学生修改补充前一届的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语言学研究资料 随着语料库的不断完善,最终成果很可能被用做语言学研究,从而完成由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上升为理论的递进过程。 当然,本文只是最初的设想和尝试,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实践工作作为检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语料库辅助教学被广泛应用于词汇学习中,成为广大师生的得力助手。 | ![]()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