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福娃”改名是众望所归吗

本文作者: 编辑 李立
  新闻回放   Friendlies? Friendies? Happy Dolls? Forworld? Forward? Cheer Kids? Pretty Kiddies?   北京奥组委前不久将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正式更改为“Fuwa”,奥组委称新的译名更加易记,同时便于推广。“福娃”原来的译名“Friendlies”因易引起歧义而不再使用。   另造新词又何妨   如果“福娃”的英译是个可以从长计议、慢慢讨论的问题,则可供选择的译名越多越好。笔者信手拈去,也拾取到若干种译法,现笔录于此。   译法1:Happy Five   这个译法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他们本来就有Lucky Five、Blessed Few、Chosen Few、Most Promising Five、Privileged Few之类的说法)。此外,从形象设计来看,五个福娃的性别并不分明,用five来指代,不会引起“是boys还是girls”的疑问。再者,这几个吉祥物都是拟人化的象征,兼具人和动物的特征。Five 可以兼指人或动物,而dolls则不可以。因此,five 应略优于dolls。   译法2:Cheer Kids   这一说法和cheer leaders有些相似,意思是“小拉拉队员”或“呐喊助阵的孩子”,这样译恰好符合奥运会语境,而且还可以变通(或故意曲解)为“开心孩子”的意思,与“福娃”意思接近。   译法3:Pretty Kiddies或Happy Kiddies   此译的好处是前后两个词押尾韵,而且元音字母e和i发音也相同。另外,这几个词都含有双写字母(tt、dd、pp),听起来比较活泼, 视觉效果也不错。   译法4:Five in One   这个译法在发音上,与“福娃”有相像之处(five近似于“福”,one近似于“娃”)。在意义上能使人联想到“五大洲人民一家亲”的奥运主旨。缺点是听起来像一种功能五合一的油漆或某种高科技产品,而未必是人们心目中的奥运吉祥物。   译法5:Beijing Babies或Blessed Babies   此译法押首韵,其中Beijing突出强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点,而Blessed Babies与“福娃”的意思尤为接近。   但实际上,奥运会吉祥物的英译是一件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英语宣传品制作、英语新闻发布等各个环节都不可能长久地等米下锅。既然新译名“Fuwa”能为方方面面所接受,那么及早一锤定音也是必然的,甚至也不妨创造新词。何况以前奥运会在其他国家举办时,那些吉祥物的英语名字也是或各具民族特色、或干脆另造新词。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Syd、Millie和Olly便是如此。当然,如果换个角度看,Fuwa与其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倒不如说是一种声音的照搬。而且据说Fuwa与一外国地名重合。   笔者认为,今后更值得留意的问题,应该是怎样依照英语语法,把Fuwa正确地放到英语行文中去。   笔者在网上查阅了部分与“福娃”相关的英文文章和奥运宣传品,发现“The mascots consists of five figures, officially named Fuwa.”之类的错句还不少。事实上,consist一词前面的主语必须是单数,后面的宾语才能用复数。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已经做成了五个。因此,像现在这样把“福娃”音译成Fuwa也有好处,有利于规避上述难题。但要避免把Fuwa写成Fuwas。如果用复数,那么这个句子“The Fuwas consists of five figures.”就又是错句了。正确的表达方式之一应该是:Fuwa refers to the five Beijing Olympic mascots: Beibei, Jingjing, Huanhuan, Yingying and Nini.   
王维东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
  “Fuwa”避免了弄巧成拙   虽然说“名字就是个符号”是真理,但对于笃信“不怕生错相,就怕取错名”的人来说,这个符号的确让他们牵肠挂肚乃至绞尽脑汁也还未必甘心。如果再有“国际因素”也就是要弄个中外合一的洋文名字,那更伤脑筋——这正是北京奥组委的同志们面临的难题。   奥组委当时一口气定下五个小娃娃作为吉祥物之后,又把它们统称为“福娃”。这个名字的含义还是非常喜气、很好理解的。怎奈奥运会是个国际盛事,光自己在家里喜气还不行,要让国际大家庭都“喜气”了那才是真的喜气。   所以,有见识的人给福娃们想了个大致对应的英文名字,叫Friendlies,不料此名一出,有人就站出来说,不妥!一名博士还细致地从单词的结构、发音和含义上指出缺陷所在。不知道是否因此一语惊醒决策人,奥组委又给福娃们把英文名字改为Fuwa,直接用汉语拼音。   其实,用拼音给这堆娃娃命名的确不算坏主意。理由有二: 一方面,这样做更符合语言翻译的习惯。人名和地名实际上是含义非常丰富的名字,往往包含着希望或者历史典故,而正是因为这种丰富的含义,在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要想面面俱到地把所有的意义都表现出来,不仅很难准确地找到对应词语,反而常常会弄巧成拙。所以当今各种语言的交流中,人名和地名的翻译绝大多数还是以音译为手段的,最多在译成本民族语言时润色一下:比如同样姓Monroe的人,如果是总统,我们翻译成“门罗”,听起来就有气势;而如果是演员,就翻译成“梦露”,听起来效果截然不同。   另一方面,我们倒也不必为国际友人能否准确理解而忐忑不安。任何一个名字,其本身的含义最后要看这个名字的主人本身的表现。就如北京在英文里叫Beijing,既没有“北”,也没有“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外国人认识这个历史名城的内涵。而“苦力”这个词在英文里叫coolie,既看不到“苦”也看不到“力”,但认识这个词的人同样都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含义。同样,Fuwa里虽然没有“福”也不含“娃”,但只要这个名字和那五个蹦蹦跳跳的娃娃一起随奥运会走向世界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联想。而把这名字和小娃娃形象捆绑在一起联想时,最后的印象和福娃的差别可能比Friendlies和福娃的差别还要小。   
晓钱 (原载《羊城晚报》)
  本刊时评   从“福娃”译名看民族文化自信   给五个模样可爱的小娃娃究竟起个什么“洋名”,可着实让北京奥组委和全国人民都着急了一回。托“全名学英语”的福,如今全国上下略通英语的人都对“福娃”的译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几乎可以称的上是“万众瞩目”。由此也引发了兰州大学李博士质疑“福娃”译名事件。或许是此举和互联网上以及民间铺天盖地的言论果真起了作用,奥组委终于悄悄把“福娃”的“洋名”换成了人人都会念的“Fuwa”。   笔者认为,这个名字,改得好。原因如下:其一,简单、通俗、易读、易记。相信大多数国家的国际友人都可以不费劲地发出“Fuwa”这两个音节。其二,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又与五个“福娃”各自的英文名字“Beibei, Jingjing, Huanhuan, Yingying, Nini”呼应,正好清一色全中国组合。   其实,音译人名和地名是中外通用的办法,“福娃”作为拟人化的形象,姑且也可以被视作是一个人名。如果没有更加贴切的意译名称,音译倒是一个现成的选择。当然,如果能用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贴切译名巧妙表达出“福娃”在汉语中的吉祥之意,那最好不过。但翻译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想让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都认可同一个合适的意译名,恐怕有点难。也难怪奥组委即使征集了各路中外语言专家意见之后才谨慎出炉的“Friendlies”也会饱受诟病了。   历史已然证明,英语是一门开放的语言,从来不拒绝“拿来主义”。除人名和地名外,许多有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均可被英语直接借鉴过来,从中国的“功夫”(kungfu)、“饺子”(jiaozi)到日本的“和服”(kimono)、“塌塌米”(tatami),再到印度的“香料”(masala)和“瑜珈”(yoga),每个名称背后都有一段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每个名称又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这些词汇,如今都已被正式列入了英语词典中。   所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或许,许多年后,当你翻到一本《牛津英语词典》的”F”字头时,“Fuwa”赫然在列。   
陆壹
  众言堂   英文译名改做“Fuwa”后,并不会对外国朋友的理解增加什么困难。其一,倘若他不想探究“Fuwa”的含义,那么他仅需知道那是吉祥物的名字就足够了;倘若他还有一点好奇心,问上一问,他得到的回答一定会比“Friendlies”这个单词传递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渔樵 千龙网
  更名也招致了网上一些刻薄的评论。有人说:“难道中国文化仅仅就是拼音?改名会帮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吗?”   
英国《泰晤士报》
  中国人取名字都用汉字,拼音是认字的好帮手,福娃刚出生时名叫Friendlies,怎么看怎么洋气,没中国的文化特色,难免被人指疵。   
肖明成 武汉晚报
  用中文影响英文,让英文增加更多的外来中文词汇,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大趋势。   
南山-樵夫 网易论坛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